野望

[杜甫] 朗读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诗文标签: 初中古诗 秋天 写景 抒情

野望全文赏析


    西山白雪皑皑护卫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万里桥。 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 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答圣明朝廷。 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人悲伤怅惘。

野望诗词注解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城:一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唯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野望创作背景


    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颈联继续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末联以出郊极目,点明主题「野望」,以人事萧条总结中间两联。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淳朴。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杜甫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712—770【介绍】: 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