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杜甫] 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诗词注解


    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登高通用注解


    <p>译文<br/>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br/>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br/>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br/>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br/>注释<br/>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br/>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br/>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br/>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br/>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br/>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br/>万里:指远离故乡。<br/>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br/>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br/>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br/>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br/>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br/>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br/>新停:刚刚停止。重阳登高,按惯例应当喝酒。可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br/>参考资料:完善<br/>1、海兵.杜甫诗全集祥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339-340<br/>2、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48-550<br/>3、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88-289<br/></p>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杜甫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712—770【介绍】: 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