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
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
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
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
肩吾见狂接舆。
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
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夫圣人之治也,治外夫?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且鸟高飞以避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
”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之野。
汝又何为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执嫠之狗来藉。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有莫举名,使物自喜。
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
郑人见之,皆弃而走。
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
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
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
是殆见吾善者机也。
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
试齐,且复相之。
”列子入,以告壶子。
壶子曰:“吾乡示之以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
渊有九名,此处三焉。
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
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
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
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
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 · 内篇 · 应帝王诗词注解
-
啮缺(nièquē):传说中的上古贤人。隐居不仕。《庄子·天地》:“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
蒲衣子:成玄英疏:“蒲衣子,尧时贤人,年八岁,舜师之,让位不受,即被衣子也。”
乃今:如今,方今。
有虞氏:指舜。古部落名。传说其首领舜受尧禅,都蒲阪。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有:词头。
泰氏:指伏羲。
徐徐: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徐徐,安稳貌。”;成玄英疏:“徐徐,宽缓之貌。”
于于:成玄英疏:”于于,自得之貌。”
肩吾:传说中的神名。《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晋郭璞注:“即肩吾也。”
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佯狂不仕。亦以代指隐士。《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见”楚狂接舆歌“。
日中始:李云:“日中始,人姓名,贤者也。”崔本无“日”字,云:“中始,贤人也。”俞云:“日,犹言日者也。义见左文七年、襄二十六年、昭七年、十九年传。”
经式义度:皆谓法也。“义”通“仪”。
弋(yì):用带绳子的箭射鸟。
鼷(xī)鼠:鼠类最小的一种。古人以为有毒,啮人畜至死不觉痛,故又称甘口鼠。
神丘:祭社神之坛。
曾(zēng):竟,简直,还。
天根:崔曰“人姓名也”。
殷阳:殷山之阳。一说殷阳乃地名。
蓼(liǎo)水:川名,未可实考也。
豫:欢喜,快乐,安闲,舒适。
莽眇(miǎo):成玄英疏:“莽眇,深远之谓。”
阳子居:居,名也;子,对男子的通称。姓名未可考,庄子自造者也。
向疾强梁:强梁:强劲有力;勇武。《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言“办事迅疾敏捷、强干果决”
物彻疏明: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物,事也;彻,通也;事能通而开明也。”成玄英疏:“鉴物洞彻,疏通明敏。”
胥(xǖ)易技系:成玄英疏:“技术工巧,神虑劬劳,故形容变改;系累,故心灵怵惕也。”郭庆藩集释:“技系,若《王制》‘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谓为技所系也。”
怵(chù)心:犹“惊心”。
猿狙(jū):泛指猿猴。
嫠(lí):髦牛
藉:绳索;田:畋猎。
蹴(cù)然:亦作“蹵然”。惊惭不安貌。一说为恭敬貌。
化贷:犹言感化也。
季咸:古代神巫名。《隋书·艺术传序》:“语医,则文挚、扁鹊、季咸、华佗。”
列子:即战国时郑人列御寇。古有列子能御风之说。又为中国道教典籍之一。列子,本名列御寇,信奉道家的与世无争思想,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他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农耕之馀,醉心读书著述,潜心撰文二十篇,约十万多字。流传有《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部分散失,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黄帝神游》、《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百馀篇,篇篇珠玉,妙趣横生,且影响极大,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其中《两小儿辩日》被纳入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
壶子:成玄英疏:“壶子,郑之得道人也。号壶子,名林,即列子之师也。”
既:一言“尽”也,一言“教授”。
亢:匹敌。
吾见怪焉,见湿灰焉:我观察到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烬一样。
乡:刚才。
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貌。北齐刘昼《新论·慎言》:“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人之文也。天文失则有谪蚀之变,地文失必有崩竭之灾,人文失必有伤身之患。”
萌乎不震不正:萌:本意指“植物发芽”;震:动;正:或指“止”。
殆:大概,几乎。
杜德机:杜:杜绝,堵塞;德机:亦作“德几”。犹生机。
杜权:谓闭塞中有所变动。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杜闭中觉有权变。”
天壤:天和地。~~之别。
踵:脚后跟。
善者机:未甚明白,待高人修改补充。
不齐:谓生机变化莫测,前后不一致,忽有忽无,忽静忽动。
太冲:谓极其虚静和谐的境界。《淮南子·诠言训》:“聪明虽用,必反诸神,谓之太冲。”高诱注:“冲,调也。”
衡:平衡。
鲵:或谓泛指“大鱼”。
鲵桓(huán)之审(shěn审):或谓“大鱼盘桓逗留的地方”。
九渊:九渊之说,出于《列子》,指鲵桓、止水、流水、滥水、沃水、氿水、雍水、汧水、肥水。
自失:谓自知道行尚浅。
走:逃跑。
未始出吾宗:未甚明也,待高人补充。
委蛇(wēiyí):同"逶迤";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
弟靡(mí):谓柔顺而随波逐流。郭象注:“变化颓靡,世事波流,无往而不因也。”成玄英疏:“颓者,放任;靡者,顺从。”
爨(cuàn):烧火做饭。
食(sì)豕(shǐ):拿东西给猪吃,喂猪。
于事无与亲:或解为“对于各种世事不分亲疏没有偏私”。未甚明也。
块然:木然无知貌。成玄英疏:“块然,无情之貌也。”
纷而封:或谓“涉入世间的纷扰却能固守本真”。
名尸:名誉之主,谓囿于名誉。成玄英疏:“尸,主也。身尚忘遗,名将安寄?故无复为名誉之主也。”
谋府:指谋虑所从出之处。成玄英疏:“虚淡无心,忘怀任物,故无复运为谋虑於灵府耳。”
事任:犹言承担职务。郭象注:“付物使各自任。”然物可任事乎?吾于此甚惑,待高人指点。无为事任,则何以立世乎?何以养亲?人可无情乎?
知主:智慧的主宰,出主意的人。
体尽无穷:潜心地体验真源而且永不休止。
朕:我。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秦始皇之前普通人也可称朕。
不将不逆:未甚明也。
应而不藏:应者,指照镜子,原本地反映事物本来的面目。
儵(shū):同“倏”。倏忽:迅疾貌。
视听食息:看,听,吃,呼吸。
庄子 · 内篇 · 应帝王通用注解
-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庄子 · 外篇 · 秋水 拼 注 译 原[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拼 注 译 原[周]庄子
-
[周]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