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庄子] 朗读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

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朝三暮四诗文释义


    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猴子们的食物,但又怕猴子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猴子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猴子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朝三暮四全文赏析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庄子 周 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约前369—前286,一说约前368—前268【介绍】: 即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尝为蒙漆园吏。后居家讲学、着书。家贫,尝贷粟于监河侯。楚威王闻其贤,两次遣使厚币往聘。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