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
」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号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
缦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
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
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是以无有为有。
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柰何哉!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惟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
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
而其子又以文之论论绪,终身无成。
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
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
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虽然,请尝言之。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相对而相反,各异便也,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五者园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
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
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曰:「吾恶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
「然则物无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
虽然,尝试言之。
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
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
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
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
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
何其无特操与?」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 · 内篇 · 齐物论诗词注解
-
齐物论:分为物论、齐论、齐同物论。即人物论、万物论、齐同论、齐同万物论。齐,一、合众为一。物,人物、万物。庄子的笔法将这几层论述融合在「齐物论」三个字中,《齐物论》也是混融交合得物我皆忘。
南郭:住在城南而以为名称。「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住在城南,救狼的东郭先生就住在城东。
子綦(qí):人名。
隐机:依凭着案几。机,通「几」,地上的或床榻上的矮桌。
嘘:呼气,吐气。
答焉:形体破坏的样子,这里指生气索然。
耦(ǒu):躯体。
颜成子游:南郭子綦的门人。颜成,复姓。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成语「心如死灰」的出处。上文「形固可使如槁木」,成语「形如槁木」的出处。死灰,指内心不起念。
偃(yǎn):子游的名。
不亦善乎,而问之也:补语前置,正序为「而问之不亦善乎」,你问得很好。善,很好。而,你。
吾丧我:吾丧我:摒弃小我的私见。吾,真我。丧,忘却。我,偏执小我。
女:通「汝」,你。
人籁:人吹竹管之声。
地籁:大地的箫声,指风吹孔窍之声。
天籁:自然的箫声,指万物因其各自的自然而然状态而自鸣。
方:道理。
大块噫(yī)气:大地吐气。块,土地。
万窍怒呺(háo):万千个孔穴都鼓怒号叫,指风吹遍了满世界。
翏翏(liáo):《康熙字典》:「音『聊』,长风声。」
山陵之畏佳(wēicuī):指山林的高大,这里意为山林被风吹得摇来动去。陵,通「林」。畏隹,通「巍崔」。
枅(jī):柱上横木。
圈:圈栏。
臼(jiù):地坑。
洼:凹洼深地。
污:有水的小坑。
激:激流声。
謞(hè):箭射出的声音。
叱(chì):叱骂声。
吸:呼吸声。
叫:叫喊声。
譹(háo):哭声。
宎(yǎo):深谷之声。
咬:细语声。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óng):于,喁,表示相应和之声。前者指风,随者指孔穴。
泠(líng)风:小风。
飘风:暴风。
厉风济:猛烈的风停止。济,停止。
调调:风摇树之声。
刁刁:也作「刀刀」,也是树摇之声。
比竹:排列竹管,泛指乐器。
自己:有这样的孔窍就有这样的声音,都是孔窍之自取。
夫吹万不同:大道之吹,万物声音各不相同。吹,在这里是个重要概念,指大道的物化表现。
咸:全是。
怒:通「努」,奋发。
邪(yé):语气助词。
大知(zhì)闲闲,小知间间:旧注的价值标准一般将大知、大言解为褒义词,似不妥。这一段是对各执己见的描述,其间的各种情形都未达到丧我,所以都属贬义。大知,绝顶聪明的人。知,通「智」。闲闲,拒绝他人意见的样子。小知,才智浅陋的人。间间,计较小事。
大言:富于雄辩的言论。
炎炎:气势烈猛逼人。
小言:徒费口舌的言论。
詹詹:喋喋不休,哆里哆唆。
魂交:精神交错。
形开:形体不宁。
与接为构,日以心斗:互文句法。与上句「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用法相同。接,与外界接触。耩,纠缠不清。日,日日夜夜。心斗,钩心斗角。
缦(màn):通「慢」,迟缓。
窖(jiào):设下圈套。
密:心思缜密。
惴惴(zhuìzhuì):忧惧。
缦缦:沮丧。
栝(guā):箭头。
司:通「伺」,等待时机。
盟:誓言。
守:沉默不语。
杀:威严。
日消:一天天消毁。
溺:沉溺。
复:恢复原状。
厌:压抑。
缄(jiān):密封,
洫(xù):衰老颓败。
复阳:恢复生气。
变:无常。
蜇(zhé):恐惧害怕。
姚(yáo):轻浮。
佚(yì):奢华。
启:放纵。
态:造作。
乐出虚:乐音出虚空的箫管。
蒸成菌:湿热的天气能滋长茵类。
相代:相互更替。
萌:起始。
旦暮:早晚。
所由:从何处,因谁。
非彼无我:此段中的辩证关系错综复杂又奇特诡异,体现着庄子独特的认识论。彼,即上文「旦暮得此」的「此」,指自然造化。「我」即上文「日夜相代乎前」的现象,与「彼」相对。
取:禀受、体现。
宰:主宰。
眹(zhèn):迹象,征兆。
信:真实。
情:情景。
形:形迹。
百骸(hái):百余骨节。
九窍:孔穴,指双眼、双耳、双鼻孔、口、生殖器、肛门。
六藏:心、肺、肝、脾、双肾。藏,通「脏」。
赅(gāi):完备。
吾谁与为亲:正序为「吾与谁为亲」,我同哪一部分最亲近呢。
私:偏私。
臣妾:西周、春秋时对奴隶的称谓。男奴叫臣,女奴叫妾。
相治:相互支配。
递:轮流。
真君:即上文的「真宰」,意为自然造化。
相刃:交锋,互相竞斗。
相靡(mó):互相摩擦。靡,通「磨」。
驰:奔跑。
役役:劳劳碌碌。
苶(niè):疲惫不堪的样子。
形化:形体变化。指少年变为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
芒:茫然。
成心:由禀受真宰形成的自我意识,即成见。
师:师法、效法。
自取:自以为是。
心:成熟的思想。
今日适越而昔至也:今日去越国而昨天已经到了。指是非是由于成心先已形成。
无有为有:有生于无,以无为有。
神禹:神明的大禹。
言非吹:风吹出自天然,言论出自成心成见。言,言论、言说。非,否定词,不是。吹,风吹。
言者有言:发表言论的人各有说法。
特未定:还不足以成为定则。
鷇(kòu)音:初生小鸟的叫声。比喻不带成见的话语。鷇,雏鸟。
辩:通「辨」,辨别。
隐:被隐蔽。
小成:小的、片面的认识成果。
荣华:华美的辞藻。
莫若以明:不如用明澈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本然。
彼:指两个对立的方面。
物无非是:天下万物没有不是「此」的。
自彼则不见:从「彼」的角度看就看不到这方面。
自知则知之:「自知」文意难通,似应为「自是」,为「自是则知之」,意为从自身这方面的角度来看就知道了。
彼出于是:「彼」出自于「是」。意为「彼」是出自于「是」相对而立的。
是亦因彼:「是」也是依存于「彼」而存在。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一方出生的同时另一方也在死灭,一方在死灭的同时另一方也在出生。即万物随起随灭,随灭随起。方,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格动词。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正确的同时出现错误.错误的同时出现正确。可,肯定、正确。不可,否定、错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正确就任由它正确,错误就任由它错误。即不去计较是与非。因,任由。
照之于天:观照自然大道。照,观照、反映。天,自然大道。
亦因是也:也是任由如此。是,这个自然之道。
是亦彼也:「此」也就是「彼」。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有它的是非,此也有它的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真有彼与此的分别吗?
莫得其偶:不能互相对立。偶,相对立。
道枢(shū):道的枢纽关键。
枢始得其环中:合乎道的枢纽关键才能如进入环之中心般空空如也。环中。环之中心,环之中心是空的。空空如也才能应变无穷。
以应无穷:以应变无穷的是非流变。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是」是变化无穷的,「非」也是变化无穷的。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拇指来譬喻拇指不是手指,不如以不是拇指来譬喻拇指不是手指。喻,譬喻、说明。
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以白马来譬喻白马不是马,不如以不是白马来譬喻白马不是马。马,每句的前两个「马」字意为白马,后一个「马」字为马的概念。与「指」情况相同。以上两注的两句明显是对公孙龙「指非指」、「白马非马」命题的批评。「指非指」,前一个「指」为拇指,是具体事物;后一个「指」为手指,是抽象概念,所以「拇指不是手指」。「白马非马」,「白马」是具体事物,后一个「马」为马的概念,所以「白马不是马」。而庄子是针对这些命题有感而发,认为与其从概念出发来说明具体事物不是概念本身,还不如从具体事物来说明概念不是具体事物。庄子的意思是,不必将抽象概念和具体事物当做「彼」与「此」的对立,不如不分彼此是非,一切随任自然。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以其同万物的观点来看,天地就是「一指」,万物就是「一马」。
道:道路。
行之而成:人走过而形成。
物谓之而然:事物的名称是人叫出来的。物,某一事物。谓之而然,人叫了而这样。
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可」有「可的」来由,「不可」有「不可」的来由。「是」有「是的」来由,「不是」有「不是」的来由。自,来自、原因。
物固有所然:万物都固有「是」的地方。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没有一物「不是」,没有一物「不可」。
莛(tíng)与楹(yíng):草茎。楹,房柱。莛在此喻「小」,楹在此喻「大」。小大之别,与下文丑关之别相对。
厉:丑陋女子。
恢诡谲(jué)怪:泛指诡异奇怪的事物。
道通为一:从「道」的角度看都相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有所分散,必有所聚成。分,分开、分解。成,生成、形成。「成」和「分」也是相对立的,一个事物被分解了,这就意味着生成一种新的事物。
其成也,毁也:有所聚成,必有所毁灭。毁,毁灭,指失去了原有的状态。「毁」与「成」也是相对立的,一个新事物通过分解而生成了,这就意味原事物的本有状态必定走向毁灭。
复通:融合,通融。
不用:不用偏执于成心己见。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庸:循环变化。
通:缘于同一。
适得:达到德。
因是已:达到了万物的本根。
神明:心思智巧。
狙公:养猴的人。
赋芧:分发橡栗。
狙:猕猴。
天钧:天然均衡的状态。
两行:任由对立双方自然演化。
至:极致。
未始:未曾,不曾。
封:界限,界域。
彰:分明。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即使最完备的乐队也不能同时将所有乐音全演奏出来,总有乐音被遗漏。所以一奏乐,就有所成也有所亏,不奏乐也就无成无亏。昭氏,昭文,著名琴师。
师旷:著名乐师。
枝策:指师旷敲打节奏。
惠子:惠施,古名家学派代表人。
据梧:指惠子依靠在梧桐树下与人辩论。
盛:最高境界。
载之末年:从事这项技术直到晚年。末年,晚年。
以异于彼:宾语前置句,即以其好之也异于彼。异,炫耀于他人。彼,他人。
彼非所明而明之:他人并不一定要了悟却非要他人了悟。明,了悟、了解。
故以坚白之昧终:所以玩弄「离坚白」的眩惑之论而自愚终身。「坚白」,战国时代的著名论题,与「白马非马」同是诡辩命题,意为石头的坚硬为触觉,白为视觉,任何一种视觉或触觉衹能辨析其中之一「坚」或「白」,而不能同时获得。昧,自愚。
其子又以文之纶(lún)终:指昭文的儿子后来继承了父亲的余绪。
滑疑:混乱诡异。
图:摒弃,革除。
今且:假设词。且,姑且。
类:指「莫若以明」的言论。
类与不类:无论是类同或是不类同。
虽然:即使如此,表示转折论述。
有始也者:天地万物总有个开始。
有未始有始也者:还有没有开始的开始。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更有未曾开始的未有开始的开始。上三句意为宇宙本体的「开始」问题追溯起来是无穷无尽的,在「……之前」总有个「……之前的之前」,由此确定宇宙的无穷无尽。
有无也者:宇宙万物也有「无」的状态。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老子那里,「无」是终极的、绝对的;而在庄子这里,「无」是相对的,「无」之前还有「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有未始有无也者:还有不曾「无」的「无」的状态。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更有不曾「无」的不曾「无」的「无」的状态。
俄而有无矣:突然一下子产生了「有」和「无」。俄而,突然,表示时间之快速与偶然。
秋豪之末:秋天野兽的毫毛尖。成语「明察秋毫」与之意同。豪,通「毫」,毫毛。末,尖端、末端。
太山:即泰山。
殇(shāng)子:夭折的孩子。
彭祖:传说中长寿的人。
夭:短命。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互文句。天地万物与我共生并存,都合为一体。
巧历:工于计算的人。
自无适有,以至于三:从「无」到「有」还推断出个「三」来。
而况自有适有乎:更何况是从「有」到「有」呢。
无(wú)适焉:不必再往下推算了。无,通「毋」。
常:恒常,定数。
畛(zhěn):界限。
八德:上述左、右、伦、义、分、辩、竞、争,指百家争鸣各派所偏执争论的八种情况。
六合:天地四方。天、地、东、西、南、北,为六合。
存:姑且搁置。
论:论证。
议:评议。
春秋:指记载历史之书。
经:治理。
先王之志:先王政绩的记载。
辩:辩解是非。
相示:互相显示。
有不见:有看不见的地方。
大道不称:大道不可称谓。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辩不需言辞,大仁无所偏爱。与《老子》「天地不仁」同义。
大廉不谦:大廉无须逊让。嗛,通「谦」,谦让。
大勇不忮(zhì):大勇从不伤害他人。忮,忌恨、伤害。
昭:光显。
清:为贪求美名而清廉。
信:真实。
勇忮而不成:「勇」滞于悖逆就不能成功。
五者圆而几向方矣:这五种情况,离道太远犹如画圆却更接近方了。园,通「圆」。
天府:天然的府藏,指圣人的心胸宽广,可以涵收万物。
酌(zhuó):汲取。
葆(bǎo)光:含藏光明。
故:句首语气助词,相当于「夫」、「盖」等。
宗、脍、胥敖:三个小国的名字。
南面:临朝,古时帝王坐向为面南背北。
释然:愉悦的样子。
三子:三个小国的国君。
蓬艾之间:意为三个国家很小,好像存在于蓬草之间。蓬,蓬蒿。艾,艾草。
若:你,第二人称代词,指尧。
十日并出:十个太阳一齐出升,古代神话里处于后羿之前的时代。
进乎:超过、胜过。
啮(niè)缺、王倪(ní):均为庄子笔下杜撰之名。
庸讵(jù)知:怎么知道
偏死:半身不遂。
鳅:泥鳅。
惴栗(lì)恂(xún)惧:恐惧害怕不安。
猨(yuán)猴:猿猴。猨,通「猿」。
刍(chú):用草喂的牛羊的肉。
豢(huàn):用谷子喂的家禽类的肉。
荐:好草。
蝍蛆(jíqū):蜈蚣。
鸱鸦(chīyā):猫头鹰。
耆(shì):通「嗜」,喜欢。
正味:口味的标准。
猵(biān)狙:猕猴,与猿形似。
毛嫱(qiáng)丽姬:古代两位美人。
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很美。
决(kuài):通「快」。
骤:疾走。
正色:美色的标准。
涂:通「途」,途径。
樊(fán)然肴(xiào)乱:纷乱错杂。
大泽:大湖泽。
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觉得热。与下句「寒」的用法相同。
冱(hù):冰冻。
死生无变于己:生死对自身毫无作用。
瞿(qú)鹊子、长梧子:庄子杜撰的人名。
夫子:指孔子。
务:俗务。
就利:追逐利益。
违害:躲避灾害。
喜求:热衷于妄求。
缘道:拘泥于俗道。
孟浪:荒诞而不着实际。
听荧:疑惑不明。
时夜:守夜,意喻司职守夜的公鸡。
鸮(xiāo):斑鸠鸟。
奚(hé):通「曷」,何不,表示强调语气。
旁(bàng):通「傍」,依傍。
脗(wěn)合:吻合。脗,通「吻」。
滑涽(hūn):纷繁杂乱。
以隶相尊:以贱奴卑隶为尊贵。指混同尊卑贵贱之分。
芚(dùn):通「沌」,混沌。
纯:纯清。
相蕴:积淀沉蕴。
说(yuè):通「悦」。
弱:少年,古人将刚成年称为「弱冠」。
丧:亡失,离开家乡。
丽之姬:即前文所述的「丽姬」。
王所:王宫。
筐(kuāng)床:方床。
蕲(qí):追求。
旦:早上,这里指酒醒后。
窃窃然:自以为明察的样子。
牧:牧人,指卑贱之人。
吊诡:怪异,诡奇。
既使:假使,表假设关系,而非现代汉语中的条件关系。
不若胜:宾语前置句。正序为「不胜若」。
果是:果然正确。果,果然、果真。
或:一方。后一个「或」为另一方。
黮(dàn)暗:暗昧不明,所见偏颇。
正:评判,裁别。
天倪(ní):自然的分别。
是不是:对就是不对。
然不然:「这」就是「非这」。
化声:是非之辩。
待:对立。
因之以曼衍:因顺万物的自然演化。因,因顺、随任。曼衍,自然的变化。
穷年:享尽天年。
忘年忘义:忘却时间和仁义。年,年月,这里指时间。
振于无竟:畅游无穷之境。竟,通「境」。
寓诸无竟:寄托于无穷之境。
罔两:影子外围的淡影。
景:通「影」,影子。
曩(nǎng):先前
特操:独特的操守。
有待而然:有所依凭才这样。
蛇蚹(fù)蜩(tiáo)翼:蛇依凭鳞片,蝉依凭薄翼。
栩栩然:活泼自在的样子。
喻:晓,觉得。
适志:得意顺畅。
不知周:忘却了自己是庄周。
俄然:忽然。
蘧蘧(qú):惶恐的样子。
物化:物我两化而融为纯一。
庄子 · 内篇 · 齐物论通用注解
-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庄子 · 外篇 · 秋水 拼 注 译 原[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周]庄子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拼 注 译 原[周]庄子
-
[周]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