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文释义
-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全文赏析
-
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此次西征事迹未见史书记载。
角:军中乐器,吹奏以报时,类似今日的军号。
旄(máo)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载胡人兴衰。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
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
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单(chán)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
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一说指阿尔泰山。
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
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
旄:节旄,军权之象征。古代出征的大将或出使的使臣,都以节旄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为君王所赐。节旄用金属或竹子做成,而以牦牛尾装饰在端部,称旄。
平明:一作“小胡”。
伐鼓:一作“戍鼓”。
雪海:西域湖泊名,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三军:泛指全军。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
兵气:战斗的气氛。
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一说即今俄罗斯境内的叶尼赛河上游。
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或指剑河河口。
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
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静边尘:犹言平定边患。
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相关古诗文章
-
[唐]岑参
-
[唐]岑参
-
[唐]岑参
-
[唐]岑参
-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拼 注 译 原[唐]岑参
-
[唐]岑参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拼 注 译 原[唐]岑参
-
[唐]岑参
-
[唐]岑参
-
[唐]岑参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拼 注 译 原[唐]岑参
-
[唐]岑参
-
[唐]岑参
-
[唐]岑参
-
[唐]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