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学士茅屋全文赏析
-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
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
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
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
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
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柏学士茅屋诗词注解
-
柏学士:其人不详。杜甫另有七古《寄柏学士林居》。
碧山:指柏学士隐居山中。碧山应该是泛指,即青山。
学士:即柏学士。唐朝时学士职位一般至少为五品,六品及以下的称为直学士。银鱼,指唐朝五品以上官员佩戴的银质鱼章。
白马:见《后汉书》卷张湛常骑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这里用来指代柏学士。
身岩居:指在安史之乱中,逃到这里的山中居住。此句可以与《寄柏学士林居》的“天下学士亦奔波”参看。仇兆鳌注:银鱼见焚,白马却走,遭禄山之乱也。
“足”字放到最后,是为了对仗的需要。此句顺说就是,古人已用足三冬。农历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三个月,故称“三冬”。古时人们认为冬季是用来读书的时间。用足三冬,即是用足全部时间来读书。
年少:指住在这里的柏学士子侄,一说指柏学士本人。
开:开卷,指读书。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国古代在隋唐以前的书,主要是竹简和帛书。到了杜甫所在的时期,一般是手写的卷轴纸书。由于行格疏阔,字体又大,每卷字数并不太多。《史记》平均每卷四千字左右,《魏书》平均每卷六千馀字。
“晴云满户团倾盖”句:化用了北周·王褒《轻举篇》的“俯观云似盖”。团,意为圆,在此形容“倾盖”。团作为“圆”字解,也见于其他唐诗,例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荷露虽团岂是珠”,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蟾蜍亏复团”等。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句:描写了柏学士茅屋的外景。仇注:云如倾盖之团,言其浓。水似决渠之溜,言其急也。
五车书: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喻指读书多,学问深,唐·王维《戏赠张五弟湮三首·其二》:“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柏学士茅屋创作背景
-
《柏学士茅屋》作者杜甫,作品别名《题柏学士茅屋》,收录于《全唐诗》。
相关古诗文章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唐]杜甫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拼 注 译 原[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