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 · 四

[孟子] 朗读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之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 · 四诗词注解


    惛:神志不清,思想混乱。是:这。 恒产:长久经营的产业。恒心:坚定不变的信念。 放:放荡。辟:同“僻”,与“邪”同义。侈:不依制度,胡行乱为。 罔:同“网”,作动词用,陷害。 制:规定,订立制度、政策。 仰:上。俯:下。畜:养。 乐岁:丰年。凶年:荒年。 驱:驱使。“之善”的“之”:往,向。轻:易。 惟:仅只。不赡(shàn):不足,不及。奚暇:怎么顾得上。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 · 四通用注解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孟子 周 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约前372—前289【介绍】: 即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