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一节

[孟子] 朗读

mèngziyuētiānshírén

sānzhīchéngzhīguōhuánérgōngzhīérshènghuánérgōngzhīyǒutiānshízhěránérshèngzhěshìtiānshí

chéngfēigāochífēishēnbīngfēijiānfēiduōwěiérzhīshìrén

yuēmínfēngjiāngzhījièguóshānzhīxiǎnwēitiānxiàbīngzhī

dàozhěduōzhùshīdàozhěguǎzhù

guǎzhùzhīzhìqīnpànzhīduōzhùzhīzhìtiānxiàshùnzhī

tiānxiàzhīsuǒshùngōngqīnzhīsuǒpànjūnziyǒuzhànzhànshèng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一节 全文赏析


    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内城每边只有三里长,外城每边只有七里长,围攻它而不能取胜。既然围攻它,一定有得天时的机会;然而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了。城墙不是不够高,护城河不是不够深,兵器甲胄不是不够锐利坚实,粮食不是不够多,却弃城而逃,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了。所以说:留住人民不迁逃,不靠封疆的国界,保卫国家不靠山川的险阻,威镇天下不靠兵器的锐利。占据道义者,前来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者,前来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连家人亲戚都背叛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全天下人都顺从他。凭着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家人亲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去打仗就罢了,如果打仗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孟子 周 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约前372—前289【介绍】: 即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