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二节

[孟子] 朗读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二节 全文赏析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定下来,天下的战火就熄灭。” 孟子说:“这哪里称得上大丈夫呢?你没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冠礼的时候,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警惕,不要违背丈夫!’(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女子一样!)把顺从当作正确,这是妇女的原则。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时候,自己走自己的路。富贵不能使他骄狂,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二节 诗词注解


    景春:纵横家。 公孙衍、张仪:都是著名策士。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人。 女家:通“汝家”,指夫家。夫子:指丈夫。 广居;指“仁”。正位:指“礼”。大道:指“义”。 淫:过分,指态度傲慢骄狂。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二节 创作背景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孟子 周 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约前372—前289【介绍】: 即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