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年残秋偶作

现代 [鲁迅] 朗读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亥年残秋偶作诗词注解


    亥年:乙亥年,即1935年。 残秋:秋末冬初时。 秋肃:秋天的肃杀之气,使草木凋零。 春温:春天的温暖。 尘海:广大的人世。 苍茫:广远迷茫。 沉百感:沉指深沉,言百感交集。 金风:秋风。 走千官:无数官员在逃跑,指国民政府的大批文武官员从河北省撤走。 菰(gū)蒲尽,表示老了无处可归。菰蒲,都是水草。 空云:空中云里,高处不胜寒,所以感到齿发寒冷。 竦(sǒng)听:伸直身子倾听。 荒鸡:夜里啼的鸡。《晋书·祖逖传》:“逖与司空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阒(qù)寂:静寂。 星斗:指北斗七星。 阑(lán)干:横斜的样子。北斗横斜,指天快亮了。《古乐府·善哉行》:“月落参横,北斗阑干。”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七月》:“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亥年残秋偶作通用注解


    <p>译文<br/>我已惊骇这肃杀寒秋来临大地,怎敢违心地用笔去赞美春天的温暖呢?<br/>我置身于广漠的人世间百感交集,在华北危急之秋大批官员竟然纷纷逃离。<br/>衰年欲隐居江湖却无处可归,梦里像飞上高天却由云空坠落浑身寒栗。<br/>伸直身子想要倾听夜晚的鸡鸣声,却是寂然无声,起身望天只见星斗已呈横斜(天快亮样子)。<br/>注释<br/>亥年:乙亥年,即1935年。残秋:秋末冬初时。<br/>秋肃:秋天的肃杀之气,使草木凋零。<br/>春温:春天的温暖。<br/>尘海:广大的人世。<br/>苍茫:广远迷茫。<br/>沉百感:沉指深沉,言百感交集。<br/>金风:秋风。<br/>走千官:无数官员在逃跑,指国民政府的大批文武官员从河北省撤走。<br/>菰(gū)蒲:菰、蒲,都是水草。<br/>菰蒲尽:表示老了无处可归。<br/>空云:空中云里,高处不胜寒,所以感到齿发寒冷。<br/>竦(sǒng)听:伸直身子倾听。<br/>荒鸡:夜里啼的鸡。《晋书·祖逖传》:“逖与司空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r/>阒(qù)寂:静寂。<br/>星斗:指北斗七星。<br/>阑(lán)干:横斜的样子。北斗横斜,指天快亮了。《古乐府·善哉行》:“月落参横,北斗阑干。”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七月》:“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br/>参考资料:完善<br/>1、乔正康.语文(第四册)(文学作品阅读与赏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59页<br/>2、张盛如康锦屏.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928-929页<br/></p>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鲁迅 现代 诗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更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生平着述收入《鲁迅全集》十八卷。鲁迅的诗作,绝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