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重五诗

[陆游] 朗读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诗文标签: 端午节 风俗

乙卯重五诗诗词注解


    乙卯:指公元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七十一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 粽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 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乙卯重五诗通用注解


    <p>译文<br/>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br/>注释<br/>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br/>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br/>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br/>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br/></p>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陆游 宋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125—1210【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务观,号放翁。少有文名。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应礼部试,名列前茅。因论恢復,遭秦桧黜落。孝宗即位,任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干道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