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皖公山诗词注解
-
皖公山:《唐书·地理志》:「舒州潜山县有皖山。」《太平御览》:「《汉书·地理志》曰:‘皖山在灊山,与天柱峰相连,其山三峰鼎峙,叠嶂重峦,拒云概日,登陟无由。’」《山经》曰:「皖山东面有激水,冬夏悬流,状如瀑布,下有九泉井,有一石床,可容百人。其井莫知深浅,若天时亢旱,杀一犬投其中,即降雷雨,犬亦流出。」《方舆胜览》:「皖山在安庆府淮宁县西十里,皖伯始封之地。」《江南通志》:「皖山,一名皖公山,在安庆府潜山县,与潜山天柱山相连,三峰鼎峙,为长、淮之扞蔽。空青积翠,万仞如翔,仰摩层霄,俯瞰广野,瑰奇秀丽,不可名状。上有天池峰,峰上有试心桥、天印石。瓮岩状如瓮,人不可到。有石楼峰,势若楼观。」
清晏皖公山:扬雄《校猎赋》:于是天清日晏,颜师古注:晏,无云也。陆游《入蜀记》:北望,正见皖山。
终日淡无味:《老子》:「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待吾还丹成:甄鸾《笑道论》:「《神仙金液经》云,金液还丹,太上所服而神。今烧水银,还复为丹,服之得仙,白日升天,求仙不得此道,徒自苦耳。」
江上望皖公山通用注解
-
<p>译文<br/>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满山的秀木郁郁葱葱,秀色无边。<br/>清爽无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岭,特别中我心意!<br/>独自一人在沧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兴趣。<br/>但是由于钟爱此山,如何才有求取仙法的途径?<br/>皖公山,我已经对你倾心,但是,还不是流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们签个约定:<br/>等我丹药炼成,我将在此地归隐,陪你,永远陪你!<br/>注释<br/>①《唐书·地理志》,舒州潜山县有皖山。《太平御览》:《汉书·地理志》曰:皖山在灊山,与天柱峰相连,其山三峰鼎峙,叠嶂重峦,拒云概日,登陟无由。《山经》曰:皖山东面有激水,冬夏悬流,状如瀑布,下有九泉井,有一石床,可容百人。其井莫知深浅,若天时亢旱,杀一犬投其中,即降雷雨,犬亦流出。《方舆胜览》:皖山在安庆府淮宁县西十里,皖伯始封之地。《江南通志》:皖山,一名皖公山,在安庆府潜山县,与潜山天柱山相连,三峰鼎峙,为长、淮之扞蔽。空青积翠,万仞如翔,仰摩层霄,俯瞰广野,瑰奇秀丽,不可名状。上有天池峰,峰上有试心桥、天印石。瓮岩状如瓮,人不可到。有石楼峰,势若楼观。<br/>②扬雄《校猎赋》:于是天清日晏,颜师古注:晏,无云也。陆游《入蜀记》:北望,正见皖山。<br/>③太白《江上望皖公山》诗:“巉绝称人意。”“巉绝”二字,不刊之妙也。<br/>④《老子》:“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br/>⑤甄鸾《笑道论》:《神仙金液经》云,金液还丹,太上所服而神。今烧水银,还复为丹,服之得仙,白日升天,求仙不得此道,徒自苦耳。<br/>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gushiwen@leexue.com完善<br/></p>
相关古诗文章
-
[唐]李白
-
[唐]李白
-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拼 注 译 原[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拼 注 译 原[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
-
[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