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词注解
-
柳州:今属广西。
漳:漳州。
汀:汀洲,今属福建。
封:封州。
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
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
惊风:急风、狂风。曹植《赠徐幹》:“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乱飐(zhǎn):吹动。《说文》:“风吹浪动也。”芙蓉:指荷花。崔豹《古今注·卷下》:“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沈德潜曰:“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重遮:层层遮住。
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江:指柳江。
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肠一日而九回。”梁简文帝《应全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贾谊《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文身:身上文刺花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文,通“纹”,用作动词。《庄子·逍遥游》:“越人断髮文身。”《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披髮文身,以象鳞虫。”
犹自:仍然是。
音书:音信。
滞:阻隔。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通用注解
-
<p>译文<br/>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br/>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br/>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br/>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br/>注释<br/>柳州:今属广西。<br/>漳州、汀州:今属福建。<br/>封州、连州:今属广东。<br/>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br/>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br/>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br/>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br/>惊风:急风;狂风。<br/>乱飐(zhǎn):吹动。<br/>芙蓉:指荷花。<br/>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重遮:层层遮住。<br/>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br/>江:指柳江。<br/>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br/>共来:指和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br/>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文:通“纹”,用作动词。<br/>犹自:仍然是。<br/>音书:音信。<br/>滞:阻隔。<br/>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gushiwen@leexue.com完善<br/></p>
相关古诗文章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拼 注 译 原[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
-
三戒 · 永某氏之鼠 拼 注 译 原[唐]柳宗元
-
[唐]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