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诗词注解
-
转蓬:属菊科植物,秋日花朵干枯,“遇风辄拔而旋(转)”(《埤雅》),与人们离乡漂泊的景况很相像,因此常被诗人所歌咏。曹操《却东西门行》,就曾以它的“随风远飘扬”,抒写过“何时返故乡”的感情。但曹植之瞩目于转蓬,却与他政治上的坎坷遭际有关。
“长去本根逝”句:言永失根茎。
宿夜:同“夙夜”,从早到晚。
故:仍旧。另一种说法,故,同“顾”,犹“岂”。
中田:田中。
“故归彼中田”句:岂能回到原来生长的田中?
宕宕:通“荡”,流动。
八泽:古代的八个大泽(湖),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污,宋有孟渚,楚有云梦,吴越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
中林:林中。
燔(fán):烧。
糜(mí):碎烂。
荄(gāi):草根。
吁嗟篇通用注解
-
<p>译文<br/> 可叹我这流转的飞蓬,活在世上偏偏如此艰难。永远地少开了根茎随风飞去,朝朝与暮暮不得安闲。由东至西横过了多少曲路,从南向北越过了多少荒田。突然遇上旋起的回风,把我吹入蓝天上的云间。我以为来到了天路便是尽岳,谁知又堕入无尽的深渊。暴风再一次将我卷起,仍旧把我送回最初的那片田野。我正要往南,却忽然朝北,正想往东,却被吹到了西边。飘飘荡荡的我不知所归,一时间霍然消失,一时间又霍然出现。我曾经飞遍了八大湖泽,也曾经走遍了五岳的山颠。尝尽了人生流少无定的痛楚,有谁能体会我内心的苦艰?我愿做那林中的小草,随着秋播的野火,化作一缕缕尘烟。就算要承受野火烧燎的痛苦,能与株荄生死相连,我也心甘情愿。<br/>注释<br/>“吁嗟”两句:以秋天的蓬草少去本根,随风飘荡,比喻曹植的屡次迁徙封邑。<br/>夙夜:从早晨到夜晚。<br/>陌:田间东西的通道。阡:田间南北的通道。<br/>卒:与“猝”相通,突然。<br/>回风:旋风。<br/>飙:从上而下的狂风。<br/>中田:即田中。<br/>八泽:指八薮,八个地名。<br/>五山:指五岳。<br/>中林草:指林中草。株荄:指草的根株。<br/>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gushiwen@leexue.com完善<br/></p>
相关古诗文章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
-
[三国]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