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坊正字剑子歌诗词注解
-
春坊正字:唐代太子宫中掌校正经籍文字的官员,隶属于左春坊司经局。故称为春坊正字。剑子:即剑
先辈:指春坊正字。《演繁露》记载:唐代举人称已经及第为先辈。三尺水:三尺剑。
吴潭斩龙子:西晋周处在义兴(江苏宜兴)斩蛟龙除害的故事。见《世说新语·自新》。
隙月:缝隙中的月光。比喻剑。
练带:白色的绢带。剑光像白色的绢带。比喻剑很重
蛟胎:沙鱼皮做的剑鞘。蛟胎皮,就是鲨鱼皮,有珠纹而坚硬,古代的剑鞘多用它做成。蒺藜:草木植物,果实圆而有刺。这里用来形容剑鞘的花纹。
鸊鹈(pìtí):水鸟名,用它的脂肪涂剑可以防锈。淬:涂抹的意思。白鹇(xián):鸟名,似山鸡而色白,尾长三尺,这里用以形容剑的锃亮。
荆轲:战国时卫国人,曾刺杀秦始皇。
挼丝团金:用金丝编制成的圆形繐子。簏簌(lùsú,竹字头应改为罒字头):下垂的样子。
蓝田玉:蓝田的美玉。
西方白帝:神话中西方的神。
鬼母秋郊哭:《史记·高祖本纪》:刘邦酒醉夜行,挥剑斩杀了拦路的大蛇,后来见一老母哭泣,自称我的儿子是西方白帝子,现在被赤帝子杀了。
春坊正字剑子歌通用注解
-
<p>译文<br/>在太子宫#担任正字老前辈的剑匣#,装着一柄光芒耀眼这三尺秋水的宝剑,它曾上山刺虎、入水斩蛟,来历不凡。<br/>远远看去,这柄宝剑好似从云隙#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寒气侵人;又像是一条平铺着的洁白的绢带。<br/>银光闪闪,老鲨鱼皮图成的剑鞘呈现出蒺藜刺般光彩艳发的花纹,剑身上涂抹着一层厚厚的鸊的油像雄鹇鸟的尾羽毛般锃亮,永不生锈。<br/>这柄宝剑不仅精美绝伦,锋利无比,而且有一颗像战国时期的著名侠士荆轲那样的侠义之心,分分明明照映着春坊的图书文字。<br/>它那剑柄上垂着的金色丝缚还是那样鲜艳夺目,它在匣#发出的奇异光芒,随时都在跃跃欲试,想把那坚硬无比的兰田美玉切削成泥呢!<br/>西方的白帝看见它也会惊惶失色,神母也会吓得嗷嗷大哭。<br/>注释<br/>春坊正字:唐代太子宫#掌校正经籍文字的官员,隶属于左春坊司经局。故称为春坊正字。剑子:即剑<br/>先辈:指春坊正字。《演繁露》记载:唐代举人称已经及第为先辈。三尺水:三尺剑。<br/>吴潭斩龙子:西晋周处在义兴(江苏宜兴)斩蛟龙除害的故事。见《世说新语·自新》。<br/>隙月:缝隙#的月光。比喻剑。<br/>练带:白色的绢带。剑光像白色的绢带。比喻剑很重<br/>蛟胎:沙鱼皮做的剑鞘。蛟胎皮,就是鲨鱼皮,有珠纹而坚硬,古代的剑鞘多用它做成。蒺藜:草木植物,果实圆而有刺。这里用来形容剑鞘的花纹。<br/>鸊的(pìtí):水鸟名,用它的脂肪涂剑可以防锈。淬:涂抹的意思。白鹇(xián):鸟名,似山鸡而色白,尾长三尺,这里用以形容剑的锃亮。<br/>荆轲:战国时卫国人,曾刺杀秦始皇。<br/>挼丝团金:用金丝编图成的圆形繐子。簏簌(lùsú,竹字头应改为罒字头):下垂的样子。<br/>蓝田玉:蓝田的美玉。<br/>西方白帝:神话#西方的神。<br/>鬼母秋郊哭:《史记·高祖本纪》:刘邦酒醉夜行,挥剑斩杀了拦路的大蛇,后来见一老母哭泣,自称我的儿子是西方白帝子,现在被赤帝子杀了。<br/>参考资料:完善<br/>1、冯浩非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0-12<br/></p>
相关古诗文章
-
[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
-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拼 注 译 原[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拼 注 译 原[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
-
[唐]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