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叹

[苏轼] 朗读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阬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荔支叹诗词注解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hòu)兵火催。”句: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驰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置,驿站;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枕藉:纵横交错地躺在一起。 鹘(hú):鸷鸟名,即隼(sǔn)。 破颜:露出笑容。 永元:东汉和帝年号。 交州:交州,古地名。东汉时期,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东汉时治所在番禺(今中国广州)。 岁贡: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 涪(fú):水名,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注入嘉陵江。 天宝岁贡取之涪: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进入。《新唐书·卷七十六·杨贵妃传》:“玄宗贵妃杨氏。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至京师”。 举觞:举杯饮酒。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伯游:唐羌,字伯游,辟公府,补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驿站),五里一堠(瞭望堡),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官)汝南(籍)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勑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 赤子:人民。 尤物:珍贵的物品,指荔枝。 疮痏(chuāngwěi):祸害。 上瑞:最大的吉兆。 粟粒芽:武夷茶的上品。 前丁后蔡:指宋朝丁谓先任福建漕使,随后蔡襄继任此职,督造贡茶。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争相斗品武夷茶,斗出最上等的茶叶,作为贡茶,献给皇上。 斗品:茶叶之精品。宋徽宗《大观茶论·采择》:“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馀斯为下。”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句: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今年闽中监司乞进斗茶,许之。 致养口体:这里指满足口和腹的欲望。致养,原意是得到养育。 洛阳相君:指钱惟演,他曾任西京留守。他的父亲吴越王钱俶叙归降宋朝,宋太宗称之为“以忠孝而保社稷”,所以苏轼说钱惟演是“忠孝家”。 姚黄花:是牡丹的名贵品种。洛下贡花自钱惟演始。

荔支叹通用注解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苏轼 宋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036—1101【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