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南渡诗词注解
-
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嘉陵江流经其西北面。南渡:指渡嘉陵江。
澹(dàn)然:水波闪动的样子。
对:一作「带」。
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波上马嘶看棹(zhào)去」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船桨,代指船。
「数丛沙草群鸥散」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范蠡(lǐ):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从越王勾践二十馀年,助勾践灭吴国後,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
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几个湖,这里泛指江湖。
忘机:旧谓鸥鹭忘机,这里有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
利州南渡通用注解
-
<p>译文<br/>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br/>沙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船归,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br/>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沙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br/>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沙湖上面自由坡荡。<br/>注释<br/>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嘉陵沙流经其西北面。南渡:指渡嘉陵沙。<br/>澹(dàn)然:水波闪动的样子。对:一作“带”。<br/>翠微:指青翠的山气。<br/>“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zhào):船桨,代指船。<br/>“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br/>范蠡(lǐ):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从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灭吴国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br/>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沙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几个湖,这里泛指沙湖。忘机:旧谓鸥鹭忘机,这里有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br/>参考资料:完善<br/>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78<br/>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85<br/>3、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70<br/></p>
相关古诗文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
-
[唐]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