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苏轼] 朗读

【其一】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其二】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诗文标签: 题咏 秋天 水乡 写景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全文赏析


    【其一】 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 【其二】 人们利用斧头常年不息地砍伐山上的树木,再也难见那龙蛇般蜿蜒的百尺身姿。如果不是这里山险滩急,少人来往,树一旦被砍,就没有人知道,这原是猿猴栖息的树枝。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诗词注解


    李世南:字唐臣,安肃(今河北徐水)人,工画山水。 落涨痕:涨水后水落留下的痕迹。 欹倒:倾倒。 扁舟:一本作“浩歌”。 棹:形状如桨的划船用具。 创:砍掉。 夷:削平。指对于林木的伤害。 成:一本作“会”。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创作背景


    这是为宣德郎李世南所作“秋景平远”画题写的一组七绝。其中第一首流传甚广。此诗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虚发挥想象,表现情调悠扬、才气横溢的情感。全诗情调高远,意趣丰富,神思驰骋,翻空出奇,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两首诗想象丰富,虚实结合,表现了画景以外的景和趣。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苏轼 宋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036—1101【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