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李白] 朗读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诗文标签: 友谊 抒怀 怀才不遇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全文赏析


    昔日你我在黄鹤楼分别之后,我一直游离在淮海一带,大好时光也全都虚度。想当年,你我在洞庭湖分离,如同洞庭湖的支流一样分散各方,如同落叶一样各自飘零。时值中年依然没能再相见.失意的我独自一人在吴越漫游。我在什么地方恩念你呢?是天台山的月光正在照耀着绿萝的时候。会稽的风光是多么美好,剡溪水在周围萦回。云山仿佛是从那海上生出来,水清如镜,人行走在水边,就像是在镜子中走来。自从北渡浙江以后,十年的时间都在楚王的宫殿楼台上饮酒吟诗,沉醉不已。才智压倒了那荆门的屈原、宋玉,也可以令梁园的邹阳和枚乘倾倒。才华如此卓绝,却不见知音在何处,对此我只能苦笑。而今时局动乱,安禄山叛军猖獗,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而我却不是那个可以拯救时局的人,只好在这屏风叠隐居。夜半时分,我仰望天空,思念着你啊,想要和你相见。明天我就要拂衣归去了,从此以后永远都要隐居避世了。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诗词注解


    屏风叠: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形状像九叠屏风。 黄鹤楼:故址原在湖北武昌黄鹄矾上。 蹉跎:失时。 淮海:指今江苏扬州一带。 各散洞庭流:此句言如汇入洞庭湖的支流一样各自分散。 蹭蹬:失意,不得志。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 绿萝:即女萝、松葛,地衣类植物。 会稽:今浙江绍兴。 剡(shan音善)溪:在今浙江嵊县南。 楚台:楚地的楼台。古楚地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河南部分地区。 荆门:荆州荆门山。 倒:压倒。 屈宋:屈原与宋玉,古代著名作家,他们都是荆州人。 梁苑:西汉梁孝王的兔园。 倾:超越。 邹枚:邹阳和枚乘,古代著名作家,他们都曾做过梁孝王的宾客。 夸诞:浮夸放诞。 大盗:指安禄山。 鸿沟:今河南贾鲁河。曾是楚汉的分界线。 如风扫秋叶:此句形容安史叛军破坏的厉害。 济代:济世。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世”为“代”。 中夜:夜半。 永与海鸥群:此句指归隐。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创作背景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是一首酬赠诗,诗中抒写了朋友间浓厚的情谊,也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感慨,结尾两句尤为明显。此诗令人体会到诗人的一颗执著而痛苦的心。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李白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701—762【介绍】: 唐陇西成纪人,其先人隋末流寓西域,故生于安西都护府所属碎叶城。中宗神龙初,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又尝寓居山东,故亦称山东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