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老子] 朗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道德经(第二章) 诗词注解


    斯:这。 恶已:恶、丑。已,通「矣」。 相:互相。 形:通「刑」,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盈:充实、补充、依存。 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作:兴起、发生、创造。

道德经(第二章) 通用注解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老子 周 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楚国苦县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成为道家创始者。后见周衰,乃西出函关,隐去,莫知所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