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 ·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朗读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

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江月晃重山 · 初到嵩山时作诗文释义


    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 少年应当从军,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 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等打完仗,回到故乡时,仍是杨柳依依的春天,时间不会太长。 征人连战连胜,可以很快凯旋,闺中人不必因相思而流泪。

江月晃重山 · 初到嵩山时作全文赏析


    江月晃重山:词牌名。《词律》:用《西江月》、《小重山》串合,故名《江月晃重山》。此词每阙上三句为《西江月》体,下二句用《小重山》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嵩(sōng)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 “从军”二句:化用王粲《从军》诗:”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侯骑:侦察的骑兵。 蓟(jì)北:蓟州之北,汉唐塞北之地。 辽西:今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春闺(guī):春日的闺阁。 红袖(xiù):代指佳人。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元好问 金 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190—1257》【介绍】: 金忻州秀容人,字裕之,号遗山。元德明子。七岁能诗。宣宗兴定五年进士,历内乡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以着作为己任,收集金朝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