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

三国 [曹植] 朗读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诗文标签: 弃妇 思念

七哀诗全文赏析


    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 楼上有一位哀愁的妇人,正在悲哀的叹息。 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 丈夫离开超过了十年,妾身常常一个人。 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尘般飘忽,妾身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 浮尘和沉泥各自相异,什么时候才能相互汇合相互和谐? 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 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七哀诗诗词注解


    七哀:该篇是闺怨诗,也可能借此「讽君」。七哀作为一种乐府新题,起于汉末。 流光:洒下的月光。 馀哀:不尽的忧伤。 宕(dàng)子:荡子。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 逾:超过。 独栖(qī):孤独一个人居住。 清:形容路上尘。 浊(zhuó):形容水中泥。「清」、「浊」二者本是一物。 浮:就清了。 沉:就浊了。比喻夫妇(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不同了。 逝:往。 君怀:指宕子的心。 良:很久、早已。

七哀诗创作背景


    《七哀诗》是魏晋诗人曹植作的一首五言闺怨诗。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曹植 三国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92—232【介绍】: 三国魏沛国谯人,字子建。曹操子。夙慧,有文才。早年为操所爱,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淄侯。一度欲立为太子,但任性而行,失宠。兄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