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曲

[李贺] 朗读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

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开屏见山色。

诗文标签: 女子 怀人 相思 伤怀

江楼曲全文赏析


    楼前的江水,一直通往江陵郡。如今今秋风遍地,寒冷的风直吹得万木萧索,就连亭亭玉立的荷花都变得苍老了。 一大早急着梳妆打扮,等丈夫回来,却又是一场空,只能对着南风说:这么方便的水上交通,起锚扬帆,你一天就可到家,却竟迟迟不归,叫我天天等得好苦哇! 回想春夏之交,猪婆龙在江边鸣声如鼓,连绵的梅雨已经开始;就连招商的酒旗也因怕梅雨的腐烂而换成了苎麻布的。 那时,眼看着荡漾的江水和参差滚动的密云,便想到丈夫在江陵经商的苦辛,因而想方设法给他寄去了粉黄的油布雨衣。 喝了槽床新沥的美酒佳酿,还是无力驱遣那愁绪,想观南湖佳景来散心遣愁,那里菱花盛开,连缀成白茫茫的一片。 触目驰怀,又想起远方的亲人来,忙命侍女推开屏风,希望看得更远更远,但映入眼帘的却是连绵不断的山色。

江楼曲诗词注解


    江陵道:指通往江陵之水道。江陵:古称荆州,唐为江陵府,即今湖北之江陵。 鲤鱼风:九月风。语出梁简文帝诗《艳歌篇》“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岁时记》云:“九月风日鲤鱼风。”这里指寒秋之风。芙蓉:荷花的别名。 催鬓: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注曰:“‘催鬓’,《文苑英华》作‘摧鬓’,犹言掠鬓也。”《全唐诗》校:“催一作拥”。 抽帆:即扬帆起航。 鼍(tuó):又名鼍龙,俗名猪婆龙,即扬子鳄,传说欲雨则鸣,鸣声似鼓。鼍吟:鼍鸣叫,古人听鼍叫以占雨。《埤雅》云:“将风则涌,鼍欲雨则鸣。”浦口:即水滨。梅雨:指梅熟季节下起的连绵细雨。 酒旗:即酒帘。酒店的标帜。唐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萧骚:水波动荡的样子。差池:即参差不齐貌。一作“参差”。 用桐油涂制而成的雨衣。郎主:旧时妻妾对夫主的称呼。 新槽:指制新酒的槽床。 一顷:为一百亩。菱花:镜子的雅称。《尔雅翼》云:“昔人取菱花六觚之象以为镜。”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千里愁:一作“千里思”。 小玉:唐人对侍女的通称。元稹诗“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床上铺夜衾”、路德延诗“酒殢丹砂暖,茶催小玉煎”都是明证。

江楼曲创作背景


    《江楼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共十二句,等分成三段。开头四句主要介绍环境背景和人物情状,笼括全篇,起着导引作用;中间四句着重写女主人公对丈夫的牵挂和系念,先纵后收,千般意绪,万种情怀,都绾结在一句“黄粉油衫寄郎主”上;结尾四句写不尽的相思和不尽的愁苦,郁闷的心情和阔大的景象构成鲜明的对比,情与景相反相成。全诗采取略貌取神之笔,从人物的动作细节中揭示其心态和情思,在结构上先从女主人公的神貌着笔,再转折到她回思其痛苦的相思之历程,后又回到描写其痛苦相思的画面上来,风格深致婉转,构思自然巧妙,具备了既简括灵妙,又含而不露的艺术特点。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李贺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790—816【介绍】: 唐宗室后裔。字长吉。父名晋肃,避父讳不应进士。七岁能辞章,为韩愈、皇甫湜所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途中得佳句,即书投囊中,及暮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