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坐客见和,复次韵

[苏轼] 朗读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

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

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西江月 · 坐客见和,复次韵全文赏析


    白日在花园的弯曲延伸的红色栏干内几度来回,城市中的彩绘画鼓已经发出了三叠鼓声。风向已转,天上云翳散去,月色光明。回归时瑞香的香味缭绕竟涌进了梦境之中。 劝酒的群妓抢着用大杯劝我们饮酒,她们发髻上一半斜插着红花。夜已深了,灯油残烬零落,而宴会还在热烈地进行,各种酒後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

西江月 · 坐客见和,复次韵诗词注解


    西江月:词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清商乐,属法部道曲,後用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教坊记》。调名或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裏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是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初为流行于民间,後因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时存词数目较少,唐吕纯阳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西江月》,後人多谓系托名之作。《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西江月·水上鸳鸯比翼》两词,或为是调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两宋,《西江月》词调之格律、音韵、句式等渐得统一,依调填词之词人辈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计异名词作),佔两宋词坛词人总数之11.8%,词作总数之2.6%。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又名《白蘋香》;因宋程洺水词而得名《步虚词》;因宋韩涧泉词而得名《晚香时候》、《晚春时候》;因元王行词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丘长春词宣传教义而得名《玉炉三涧雪》;因明马守贞词而得名《壶天晓》。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後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耆卿《西江月·凤额绣帘高捲》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诸变体。 重城:古时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 三通:傅子立注:「『三通』,三叠鼓声也。」 光风:傅子立注:「《楚词》:『光风转蕙。』」刘尚荣按:「句见宋玉《招魂》。王叔师注:『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 争浮大白:傅子立注:「《汉书》:『引满举白者,罚爵之名也。饮不尽者,即以此爵罚之。魏文侯尝与大夫饮酒,令曰:「不釂者浮以大白。」于是公乘不仁举大白浮君也。』」刘尚荣按:「详见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文侯饮而不尽釂,公乘不仁举白浮君。,别见《汉书·卷一百·叙传》『引满举白』句下颜师古注。『釂』字原误作『爵』,文义不通,据颜注改。釂,饮酒尽也。」龙榆生笺引《汉书·卷一百·叙传》注:「师古曰:『谓引取满觞而饮,饮迄,举觞告白尽不也。一说白者,罚爵之名也。饮有不尽者,则以此爵罚之。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令曰:「不醉者浮以大白。」于是公乘不仁举白浮君是也。』」故「浮大白」本谓罚酒,後世则称满饮大杯酒。 皂罗:傅子立注:「皂罗特髻也。」刘尚荣按:「龙笺引易大厂云:『皂罗特髻乃宋代村姑髻名也。』录以备考。又词牌名,见东坡《皂罗特髻·采菱拾翠》词。又《东坡续集》有《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云:『欲把斜红插皂罗。』《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志五·诸臣服下士庶人服·重戴〉》:『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裏,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 酒花:浮于酒面之泡沫。龙榆生笺:「孟东野《送殷秀才南遊》诗『酒花薰别颜。』李群玉《望月怀友》诗『酒花荡漾金尊裏。』」

西江月 · 坐客见和,复次韵创作背景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先写院中赏瑞香花的流连忘返,再写回归後的花香入梦;下片则细致地描写饮宴场景。全词表达了赏瑞香花和饮酒作乐赋予人们的无比乐趣,词彩巧妙自然,耐人寻味。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苏轼 宋 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036—1101【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