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庚午重九

[苏轼] 朗读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

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点绛唇 · 庚午重九全文赏析


    现在身强力壮,发那悲秋的哀叹干什么。无论在村外的江边,都要像看待「空花」一样。 还在想济汾河横中流的情景,兰菊纷纷各半。楼船远去,白雪纷飞,唯有年年飞来的大雁。

点绛唇 · 庚午重九诗词注解


    点绛唇:词牌名。调名用南朝江文通《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蓣。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成息驾,争拟洛川神。」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鐘宫」。《正音谱》注「仙吕调」。宋王元之词名《点樱桃》;王梅溪词名《十八香》;张东泽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韩涧泉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点绛唇》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场面的宏大和增强气氛。 「庚午重九」: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庚午重九,再用前韵」。按「前韵」者,同调「我辈情鍾」词也。 悲秋:傅子立注:「宋玉曰:『悲哉,秋之为气也。』」刘尚荣按:「句出《楚辞章句·卷八·九辨》。」 今年身健:傅子立注:「杜子美《九日》诗:『明年此日知谁健。』」刘尚荣按:「句出《九日蓝田崔氏庄》,见《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九》。『此日』原作『此会』,『健』一作『在』。」 江村:元延祐本原校:「一作『江封』」。 海甸:近海地区。南朝齐·孔德璋《北山移文》:「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此处指郊外。 空花:虚幻之花,喻妄念。傅子立注:「释氏以圆明达观,视世界如空中花耳。」刘尚荣按:「《圆觉经》云:『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 横汾:据《汉武故事》,汉武帝尝幸河东郡,于汾水楼船宴群臣,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後因以「横汾」为颂皇帝或其作品之典。傅子立注:「汉武帝初作楼船,遂幸汾阴,祠后土。故李峤《汾阴行》云:『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棹歌微吟綵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李太白:『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刘尚荣按:「『汉武帝』云云详见《文选·卷四十五·汉武帝〈秋风辞〉并序》。《汾阴行》见《乐府诗集·卷九十三·〈新乐府辞·汾阴行〉》。太白句出《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见《李太白诗集·卷二十一》。」龙榆生笺引汉武帝《秋风辞》:「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空有年年雁:傅子立注:「李峤《汾阴行》:『不见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刘尚荣按:「见《乐府诗集·卷九十三·〈新乐府辞·汾阴行〉》、《全唐诗·卷五十七》。」

点绛唇 · 庚午重九创作背景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苏轼 宋 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036—1101【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