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
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
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莫亲于间:指没有比间谍更应成为亲信了。
赏莫厚于间:指没有比间谍更应该得到丰富的奖赏了。
事莫密于间:没有经间谍的事更应该保守机密了。
间事未发:用间之事还没有开始进行。
间与所告者皆死:间谍和告知用间之事的人都要处死。
)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
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孙子兵法 · 用间篇诗词注解
-
百姓之费:民众百姓的消耗。公家之奉:国家开支的费用。
内外骚动:全国上上下下,每家每户里里外外骚动不安。
怠于道路:老百姓因长途辗转运用军费物资疲劳不堪。
操事:操,这里指操持农事。
七十万家:按曹操、李筌注,古代制度是一家从军,需要七家负担运输国粮等各种劳役。
相守数年:指与敌军对峙数年。
爱爵禄百金:吝惜赏给人们以官位、俸禄和钱财。
非人之将也:人,这里指用人。非人之将,指不懂用人的将领。
非胜之主:不是能主宰打胜战的人。
不可取于鬼神:不能从相信鬼神的迷信活动中了解到敌情。
不可象于事:象,比推、类比。不可象于事,不可能用对等相似事物的类比中去推想出敌情。
不可验于度:不可以用于主观机械的计度去体验所获得的敌情是否准确。
莫知其道:不知道究竟是怎样泄露了军事机密。
人君之宝:君主在战争中,用以克敌制胜的法宝。
因其乡人而用之:利用故乡的人做我的间谍。
因其官人而用之:利用敌方为官者或他们的子孙做我方的间谍。
因其敌间而用之:收买利用敌方的间谍做我方的间谍。
为诳事于外:在外面散布谣言或虚假情报。反报;回来报告敌情。
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必须先探知敌方主将以及他的幕僚亲信、负责通报和传令的官吏、卫士以及勤务人员的姓名。
必索敌人之间来见我者:一定要搜索到敌方派到我方从事间谍活动的人。
因而利之:按杜佑注,此指给以重金收买。
导而舍之:对被我方搜索到的敌方间谍经过开导后,给予任务,将其放走。
因是而知之:是,指反间提供的情报。因是而知之,从反间提供的情报而知道军事机密。
生间可使如期:生间,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如期,按期。生间可使如期,生间可以使他们按期回来报告敌情。
知之必在于反间:要掌握五种间谍活动的情况,都可以依靠反间的作用。
殷之兴也:殷商的兴起。
伊挚在夏:伊挚,指伊尹,原为夏桀的大臣以后归附商汤为相,在灭夏的过程中,伊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吕牙在殷:吕牙,指姜尚,又名姜子牙,原是商纣时期的隐士,后归附于周武王。
以上智为间者:用智慧高超的人做间谍。
孙子兵法 · 用间篇通用注解
-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
孙子兵法 · 九地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始计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作战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谋攻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军形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兵势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虚实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军争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九变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行军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地形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火攻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用间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