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 · 九变篇诗词注解
-
圮地无舍:圮,倒塌、毁坏。圮地,按梅尧臣注:“山林,险阻,沮泽之地。”舍,住舍,这里指的是部队宿营。圮地无舍,这里是指在山林险阴沼泽的地方不能宿营。
衢地交合:衢地,这里指与邻国相接四通八达的地方。交合,结合,这里是指与其他诸侯国结交。衢地交合,指在与多国相邻的地方要重视与邻国结交。
绝地无留:绝地,缺乏生存条件或地形十分险恶的地方。留,逗留。绝地无留,意思是指在缺乏生存条件或地形十分险恶的地方,部队不能停留。
围地则谋:围,包围,是指四面地形险恶,敌可往来,我难出入之地。谋,这里指的设谋。围地则谋,当部队进入四面地形险恶、敌军可以任意往来而我军却难以出入的地区应当设计尽快离开。
死地则战:死地,前无进路、后有追兵,必得死战之地。死战之地,当部队陷入前无进路、后有追兵的死地时只有与敌作决战之战。
涂有所不由:涂,通“途”,道路。涂有所不由,意为部队进军时,有点道路不能走。
军有所不击:对于有的敌不能进行攻击。
五利:指五变之利,具体指“涂有所不由”到“君命有所不受”的五变之利。
得人之用:人,这里指的是军队将士。用,作用,这里可引申为战斗力。得人之用,意思是指,充分发挥全军的战斗力。
智者之虑:聪明的人思考问题。
杂于利害:杂,掺杂、有混合。杂于利害,思考问题既考虑有力的一面,也要考虑有害的一面。
务可信:务,任务。信,通“伸”,这里引申为完成、成功。务可信,这里指任务可以成功。
患可解:患,灾祸。患可解,灾难可以解除。
无恃其不来:恃,依靠。其,代指敌军。无恃其不来,不要依靠寄希望于敌军不来进犯。
必生:生,这里指的是贪生。必生,一味贪生。
忿速:忿,愤怒。忿速,这里指性情急爆,容易愤怒、偏激。
爱民:这里指“仁人爱民”之心。
将之过也:将领的过失。
孙子兵法 · 九变篇通用注解
-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
孙子兵法 · 九地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始计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作战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谋攻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军形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兵势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虚实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军争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九变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行军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地形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火攻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
-
孙子兵法 · 用间篇 拼 注 译 原[周]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