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 军形篇

[孙武] 朗读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孙子兵法 · 军形篇诗词注解


    先为不可胜:为,造成。先为不可胜,指首先造成一种不被敌军战胜的形势。 待敌之可胜:指等待敌人有可能被我军战胜的机会。 在己:在于自己,引申为决定于自己。 在敌:在于敌人,引申为决定于敌人。 不能使敌之可胜:使,强使。不能使敌之可胜,这里指不可能强使敌军提供被我军战胜的机会。 不可为:为,强求。不可为,不可以强求。 守则不足:兵力不足时应着重防守。 攻则有余:指兵力充足有余时才发起进攻。 藏于九地之下:九地,极深的地下。“九”是虚数,古人常把“九”表示数的极点。藏于九地之下,指把军队隐藏在很深很深的地下,使敌人莫测虚实。 动于九天之上:动,发动,这里可引申为进攻。动于九天之上,军队进攻如同从天而降,既出其不意又势不可挡。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见,预见。见胜,预见到胜利。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为一般人所能预测到的胜利。 善之善:好而又好,最好的。 举秋毫不为多力:秋毫,指能举一件毫毛那样极轻极细的事物。举秋毫不为多力,指举一件像毫毛那样极轻极细的事物不能算是力量大。 明日:眼睛很亮。聪耳:耳朵听觉很灵。 战胜不忒:忒,可以译为“差”或“差错”。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打胜战的军队。先胜,这里指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打胜战的军队总是事先取得必胜的形势而后才向敌国宣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打败战的军队是因为先打战而后谋求胜利。 修道而保法:修明治道,严明法度。 为胜败之政:政,主宰。这里指成为支配用兵胜败的主宰。 度:度量,这里指土地幅员的大小。 以镒称铢:这里比喻胜兵对败兵的力量相差悬殊,胜兵的实力占有绝对优势。 决积水于千仞之溪:仞,我国古代高度单位,一仞为七尺。溪,山洞。 形也:这里的形是指由军事实力而造成的形势。

孙子兵法 · 军形篇通用注解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孙武 周 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齐国乐安人。田完后裔。其先赐姓孙氏。以兵法求见吴王阖庐,吴王欲试之,出宫中美女百八十人,使武教之战。武分为二队,以王宠姬二人为队长。三令五申之,妇人皆大笑,武斩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