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诗词注解
-
踏莎(suō)行:调名从唐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而来。双调,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起首四个四言句,前人多用对偶。
润玉:指肌肤。
笼绡:簿纱衣服。
檀樱:浅红色的樱桃小口。檀,浅红色,唐·罗隐《牡丹》诗:「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绣圈:绣花圈饰。
榴心:形容歌女红色舞裙上印着重叠的石榴子花纹。
艾枝:端午节用艾叶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见《荆楚岁时记》。
一箭:指刻漏。古代计时工具。
香瘢(bān):指手腕斑痕。
红丝腕:民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在腕了以驱鬼祛邪。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见《风俗通》。
菰(gū):水生植物,也称茭白,可作菜,子实可食。
踏莎行通用注解
-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
[宋]吴文英
-
点绛唇 · 试灯夜初晴 拼 注 译 原[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莺啼序 · 春晚感怀 拼 注 译 原[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祝英台近 · 除夜立春 拼 注 译 原[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渡江云 · 西湖清明 拼 注 译 原[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
-
[宋]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