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诗词注解
-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古辞和袁辞都不存。鲍照拟作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泻,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断绝,停止。
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
拟行路难(其四)通用注解
-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
-
[南北朝]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