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朗读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诗文标签: 咏史怀古 感伤

汉寿城春望诗词注解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陌:田间小路。 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据《神仙传·麻姑》记载,“麻姑谓王方平日:自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要路津:交通要道。

汉寿城春望通用注解


    <p>译文<br/>春天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荆棘满布。<br/>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br/>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br/>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br/>注释<br/>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br/>荆榛:荆棘。<br/>牧竖:牧童。<br/>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br/>陌:田间小路。<br/>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br/>华表:古代位于宫殿及墓地前坐标志与装饰用的石柱。<br/>才见:依稀可见。<br/>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br/>要路津:交通要道。<br/>参考资料:完善<br/>1、刘禹锡著.《刘禹锡诗文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09:215页<br/>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18页<br/></p>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772—842【介绍】: 唐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字梦得。德宗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史,以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裴度荐为太子宾客、检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