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德孺知庆州诗词注解
-
暂无
送范德孺知庆州通用注解
-
<p>译文<br/>你父亲懂得治理国事有如懂用兵,边塞上连草木都知道成名。<br/>他使敌人打开门户以我为处女,又使敌人掩耳不及畏我如雷篷。<br/>平生确有救国的大计,百分之一也不曾试行便葬身九京。<br/>你哥哥两次持着庆州节,十年中像骐骣地上行。<br/>深沉大度好似卧虎,使边民耕田种桑生儿育女。<br/>运筹帷幄虽有馀裕,论大道治邦国正需要渠。<br/>你青春年少外任补官在父兄之处,自然是才力能应时势所需。<br/>春风吹动旌旗拥有万夫,幕下将领们盼望塞外草枯。<br/>个人的智勇功名都不在你的眼里,你要用折断的马鞭捶打羌胡。<br/>注释<br/>乃翁:你父亲,指范仲淹。<br/>塞垣(yuán)草木识威名:范仲淹曾仼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曾攻取横山,恢复灵武,迫使西夏请和,不敢来犯。当时民谣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心胆战。”<br/>开户:出自《孙子·九地》“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是战争开始时表现安静柔弱,象少女一样,麻痹敌人,使使敌方不作戒备,像打开门户一样。<br/>玩:玩忽。<br/>掩耳不及惊雷霆:变用“迅雷不及掩耳”语,比喻军事行动像雷突降,敌方来不及防备和抗拒。<br/>端:真的、实在。<br/>活国:救活国家。谓范仲淹有治好国家的能力。<br/>百不一试:百分才能没有施展一分。<br/>薶(mái):同“埋”。<br/>九京:九原,九泉之下。<br/>阿兄:指范纯仁,熙宁七年(1074年)及元丰八年(1085年)两度为庆州知州。<br/>节:符节,符节是用于军事指挥的。<br/>骐驎(qílín):良马,日行千里,常用以比喻有大志、有能力的人オ。<br/>潭潭:幽深之状,喻深沉大度。<br/>耕桑:表示安居乐业。<br/>长:养育。<br/>折冲:《晏子春秋》:“不出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可谓折冲矣。”原指在酒席上谈判,可以制胜敌人于干里之外。这里称赞范纯仁“运筹帷幄,决胜干里”。<br/>政:同“正”。<br/>要:须要,需要。<br/>渠:他。<br/>应时须:适应时势需要。<br/>思草枯:昐望着塞外草枯。凉秋九月,塞外草枯,便于进兵征讨。<br/>不入眼:不放在心上,指不追求个人功名。<br/>箠(chuí):鞭子。本用于打马,这里却说折鞭可以鞭打敌人,喻取胜甚易。<br/>笞(chī):用鞭子打人,转为打击。<br/>羌胡: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里代指与宋对峙的西北边西夏政权。<br/>参考资料:完善<br/>1、朱安群,杜华平,叶树发译注.黄庭坚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10月:87<br/></p>
相关古诗文章
-
[宋]黄庭坚
-
清平乐 · 春归何处 拼 注 译 原[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
-
题落星寺四首(其三) 拼 注 译 原[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
-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拼 注 译 原[宋]黄庭坚
-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拼 注 译 原[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拼 注 译 原[宋]黄庭坚
-
[宋]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