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云松令 · 枕函香


枕函香,花径漏。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鬓云松令 · 枕函香全文赏析


    枕头上还留有馀香,花径里尚存春意。那梨花一夜之间在东风中飘落,病酒之后的黄昏恍惚间与她相遇,彷彿来到原来相约的地点,在夕阳下细语绵绵。 而今却银屏重掩,影支形单。在孤单单中又听到了脉脉传情的箫声。此时正月照在那红豆蔻之上,那时曾月下相约,如今月色依然,人却分离,她是否依然依稀如旧?

鬓云松令 · 枕函香诗词注解


    鬓(bìn)云松令:此调一作《鬓云松》,又名《苏幕遮》,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双调,上、下阕各七句,共六十二字。各阕第二、四、五、七句押韵,均为仄声韵。 枕函(hán):古代陶瓷枕或木枕中空如函,可做成抽屉,存放贴身物件,是为枕函,可代指枕头。 花径:花间的小路。南朝梁·庾肩吾《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 漏(lòu):泄露,这里指春光泄露,杜甫《腊日》有“侵脸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依约:彷彿。 絮(xù)语:连续不断地说话。 薄(bó)寒:微寒。 病酒:饮酒沉醉或谓饮酒过量而生病。 刬(chǎn)地:无端地、平白地。 逗:引发、触动。 红豆蔻(kòu):植物名。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花·红豆蔻》:“红豆蔻花从生……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剪彩鸾枝之状。此花无实,不与草豆蔻同种。每蕊心有两瓣相并,词人托兴日比连理云。”

鬓云松令 · 枕函香创作背景


    《鬓云松令·枕函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上阕写梦境,追叙当时情事。下阕描写现实之境,表达了词人对所爱之人的痴情怀念。全词伤感凄清,层次分明。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清 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655—1685【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大学士明珠子。以避废太子名改成德,字容若,别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干清门侍卫。诗文均工,尤长于词。生平淡于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