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学而篇 · 第一章

[孔子] 朗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学而篇 · 第一章诗词注解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就是指孔子。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学习西周的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习,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说(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在同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通「悦」)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现于外。 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yùn):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论语 · 学而篇 · 第一章通用注解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孔子 周 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前551—前479【介绍】: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贵族。少贫贱,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鲁定公时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鲁而周游卫、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