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子曰:“有教无类。
”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子曰:“辞达而已矣。
”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
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
论语 · 卫灵公篇诗词注解
-
① 陈: 同“阵”,即布阵。 ② 俎(zǔ)豆: 古代的礼器,盛物的器皿。俎豆之事: 关于礼制的事情。 ③ 陈: 古代诸侯国,地域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在陈绝粮: 孔子周游列国时从陈国去蔡的途中被陈国人包围,绝粮七天。 ④ 愠(yùn): 恼怒。 ⑤ 固: 安守。 ⑥ 滥: 为非作歹。 ⑦ 女: 同“汝”。 ⑧ 鲜(xiǎn): 少。 ⑨ 正南面: 遵守正道坐于王位之上。 ⑩ 行: 主张的实行。 ⑪ 蛮貊(mò): 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贬称。 ⑫ 其: 指忠信笃敬。参: 列,显现。 ⑬ 舆: 车。衡: 车辕前的横木。 ⑭ 绅: 束在腰间、一头垂下的宽带。 ⑮ 史鱼: 名䲡(qiú),字子鱼,卫国大夫。 ⑯ 矢: 箭。如矢: 比喻直。 ⑰ 卷: 收起来。之: 指其主张。 ⑱ 知: 同“智”。 ⑲ 时: 历法,以正月为岁首,自汉武帝至清代皆用夏时。 ⑳ 辂(lù): 大车。商辂为木制,朴素牢固。周人多饰以金玉,比较奢侈。 ㉑ 韶: 指《韶》乐,古代歌颂舜的功德的乐舞。舞: 指歌颂周武王的乐舞《武》。 ㉒ 放: 排斥。郑声: 郑国的民间音乐。 ㉓ 远: 远离。佞人: 善于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 ㉔ 臧文仲: 鲁国大夫臧孙辰,孔子曾批评他“不仁”,生活奢侈。窃位: 窃居权位。 ㉕ 柳下惠: 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柳下是其封地,谥为“惠”。 ㉖ 与立: 与之并立于朝,即推荐、任用他。 ㉗ 自厚: 严格要求自己,多责备自己。 ㉘ 如之何: 怎么办。 ㉙ 末如之何: (对他们)没有办法。 ㉚ 行小慧: 卖弄小聪明。 ㉛ 质: 根本。 ㉜ 孙: 同“逊”。出: 表达。 ㉝ 病: 忧虑。 ㉞ 疾: 痛恨。没世: 死亡。名不称: 不能显身扬名。 ㉟ 诸:“之于”的合音。 ㊱ 矜: 庄重。 ㊲ 恕: 宽容,推己及人。 ㊳ 有所试: 经过一定的考验。 ㊴ 三代: 指夏、商、周三代。 ㊵ 及: 看到。史: 史官。阙: 同“缺”。阙文: 缺少的字。 ㊶ 此语与上文无关,可能是窜入的错简。 ㊷ 弘: 弘扬,扩充。 ㊸ 馁(něi): 饥饿。 ㊹ 知: 同“智”。之: 指官职,一说指事理。 ㊺ 涖(lì): 同“蒞”,临。 ㊻ 小知: 从小事上看一个人。大受: 承担重任。 ㊼ 甚于水火: (对仁的需要)比对水火的需要更迫切。 ㊽ 贞: 正而坚定。谅: 诚信,这里指不论是非,盲目地守于信。 ㊾ 类: 族类,种类、宗族区分。 ㊿ 师: 乐师,当时的乐师大多是盲人。冕: 乐师的名字。 〔51〕 相: 帮助,辅助。
论语 · 卫灵公篇通用注解
-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
-
[周]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