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
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
善也吾行,不善吾避。
维善维否,我于此视。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诚率是道,相天下君。
交畅旁达,施及无垠。
于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子产不毁乡校颂全文赏析
-
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来到辩论的场所--乡校,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子产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把它变成好事。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见嘛。对的,我们就采纳;不对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坏的),我们就防止;是好是坏,我们就观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论不能阻止。堵塞言路,主上蒙蔽,国家就要衰败了!”乡校没有毁掉,而郑国得以治理好。
周初兴盛,(是因为)奉养老成有德之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周厉王)衰败,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成功失败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这子产啊,执政的方式(难得)。只因为难得,才治理一个郑国。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帮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达到无限。哎!天下没有治理好,(是因为)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谁能继承子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
相关古诗文章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拼 注 译 原[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
-
[唐]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