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试望阴山全文赏析
-
遥望塞外的阴山,不禁让人无限伤怀,徘徊不语。只见几座青峰高耸入云,仿佛离天只有几尺的距离,眼前黄沙遍地,不见一丝尘埃。碎叶城早已荒芜,拂云堆也遥远得看不见,只看见飞翔云外的雕鹰和凝聚着寒冷的雾气。我正在这里徘徊不前,忽然听到山崖上巨石撞击的声音,就像是万丈深壑里发出的隆隆雷声。
边塞的荒凉叫人看了愁苦满怀,更何况我平生的惆怅已经很多了。想到王昭君凄凉出塞,美人已去,但青冢犹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燕昭王为迎接天下贤达而筑的黄金台的遗迹、河流依然向北流去,北斗斗柄仍是横斜向南,愁苦的人已经未老先衰,两鬓已生出星星白发 在秋风中回首往事,愁苦满怀。
沁园春 · 试望阴山诗词注解
-
沁园春:词牌名,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前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
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楡中幷河以东,属之阴山。」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簇:簇拥,聚集。几簇:丛集的样子。
匝(zā)地:满地,遍地。
碎叶城:唐代古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堆上有中受降城,幷建有拂云祠。
「雕外寒烟惨不开」句:衹见到空中飞翔的雕,与大地、云烟形成一片愁惨、凄凉的荒漠景观。雕:雕鹰。惨不开:聚成一片愁惨、凄凉的景象。
「踟蹰(chí chú)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句:意谓正徘徊不前,忽听得山崖轰鸣,仿佛是巨石滚动,又像万丈深壑里发出的惊雷隆隆。这里化用李太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huǐ),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踟蹰:徘徊不前。
「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句:意谓想到王昭君凄凉出塞,如今人已死去,但遗冢犹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当年燕昭王求贤所筑的高台。绝塞:极远的边塞。蛾眉遗冢(zhǒng):谓古代和亲女子之墓。这里是用汉代王昭君出塞之典事,《汉书·匈奴传下》:「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昭君死后葬于南匈奴之地,人称「靑冢」。骏骨:骏马之骨。此用燕昭王求贤之典,《战国策·燕策》谓:燕昭王欲得天下贤者,遂筑黄金台以求之。郭隗劝其诚以待士、虚心延揽,幷用古人以千金买千里马之故事规谏他。后招来了乐毅、邹衍、剧辛等。
斗柄:即构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颗星。
沁园春 · 试望阴山创作背景
-
康熙二十一年(西元一六八二年)八月,纳兰容若随副都统郎坦、公彭春等人「觇梭龙」,即侦察东北雅克萨一代罗刹势力的入侵情况,途中思家心切,写下这首《沁园春》。
上阕描绘塞外风光惊心动魄的场面,为全词设下雄伟悲壮的氛围。下阕抒发思家的情怀,表达人生苦短之情。全篇取用赋法,对阴山一带的独特风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又藉典铺除,婉曲层深,表达了「百事堪哀」的凄苦隐衷。全词苍凉凄婉,沉郁幽伤。
相关古诗文章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
-
[清]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