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王安石] 朗读

【其一】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诗文标签: 怀念 感叹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全文赏析


    【其一】 柳叶与鸣叫的蝉显出暗绿的颜色,落日的红光映在荷塘上,使那一池红莲更加红艳夺目。望见了池塘中的春水,让已经白头的我回想起了江南。 【其二】 三十多年前父亲兄长带我来到这里,牵着我的手,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今天故地重游而头发早已花白,想寻找从前见过的景色不禁令人迷茫。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诗词注解


    西太一宫:道教庙宇,宋仁宗天圣年间所建。洪迈《容斋三笔》:西太一宫,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西南八角镇。 鸣蜩(tiáo):鸣蝉。 酣:浓透。 “柳叶”二句:一作“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 三十六陂(bēi):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 春水:一作“流水”。 持:携带。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上。两首诗都蕴含了落叶归根之意,亦兼有韶华易逝的慨叹和日暮乡关的愁绪。第一首诗由眼前的夏日美景联想起江南故乡的风光,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写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第二首诗回忆初游西太一宫的情景,表现了对当年父兄同游之乐的无限眷恋之情,以叙述方式通过今昔对比来传达诗意,具有动人的意味。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王安石 宋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021—1086【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着。历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