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诗词注解
-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卑:低下。
贵:地位显要。
畏:同“威”,威严。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相(xiàng):辅助。
哺(bǔ):喂(不会取食的幼儿)。
睿(ruì):看得深远。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他的暴政导致了夏的灭亡。
纣(zhòu):后鞧(qiū)。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他的暴政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词,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周公诫子通用注解
-
<p>译文<br/>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br/>注释<br/>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br/>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br/>相:辅佐。<br/>德行:道德品行。<br/>宽裕:宽大,宽容。<br/>守:保持。<br/>恭:肃敬,谦逊有礼。<br/>荣:荣华显贵。<br/>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br/>尊盛:位高势盛。<br/>聪明:指明察事理。<br/>睿智:聪慧,明智。<br/>愚:愚拙,不巧伪。<br/>哲:明智,聪明。<br/>由:奉行,遵从。<br/>慎:谨慎,慎重。<br/>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gushiwen@leexue.com完善<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