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
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
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
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战国策 · 苏秦以连横说秦诗词注解
-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人,著名策士,纵横派代表人物,先用连横之说说秦,后又主张合纵,为东方六国所任用,后因在齐国为燕昭王从事反间活动被发觉,车裂而死。
连横:战国时代,合六国抗秦,称为约从(或「合纵」);秦与六国中任何一国联合以打击别的国家,称为连横。
说(shuì):劝说,游说。
秦惠王:前336年至前311年在位。
巴:今四川省东部。
蜀:今四川省西部。
汉中:今陕西省秦岭以南一带。
胡:指匈奴族所居地区。
貉(hé):一种形似狐狸的动物,毛皮可作裘。
代:今河北、山西省北部。以产良马闻世。
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黔中: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
限:屏障。
肴:同「崤」,崤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
函: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
奋击:奋勇进击的武士。
天府:自然界的宝库。
俨然:庄重矜持。
愿以异日:愿改在其他时间。
神农:传说中发明农业和医药的远古帝王。
补遂:古国名。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涿鹿: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禽:通「擒」。
蚩尤:神话中东方九黎族的首领。
欢(huān)兜(dōu):尧的大臣,传说曾与共工一起作恶。
三苗:古代少数民族。
共工:传为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
有夏:即夏桀,「有」字无义。
崇:古国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
纣:商朝末代君主,传说中的大暴君。
伯:同「霸」,称霸。
恶:同「乌」,何。
毂(gǔ):车轮中央圆眼,以容车轴。这里代指车乘。
饬:通「饰」,修饰文词,即巧为游说。
万端俱起:群议纷起。
稠浊:多而乱。
聊:依靠。
章:同「彰」,明显。
伟服:华丽的服饰。
厉:通「砺」,磨砺。
徒处:白白地等待。
五伯:伯同「霸」,「五伯」即春秋五霸。指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杖:持着。
橦(chōng):冲刺。
凌:凌驾于上。
万乘:兵车万辆,指大国。
诎:同「屈」,屈服。
元元:人民。
嗣主:继位的君王。
至道:指用兵之道。
惛(hūn):不明。
说不行:指连横的主张未得实行。
羸(léi):缠绕。
縢(téng):绑腿布。
蹻(jué)草鞋。
橐(tuó):囊。
犁:通「黧(lí)」,黑色。
归:应作「愧」。
纴(rèn):纺织机。
箧(qiè):藏物的竹器(多指箱和笼),在古代主要是用于收藏文书或衣物。
太公:姜太公吕尚。
阴符:兵书。
简:选择。
练:熟习。
足:应作「踵」,足跟。
摩:靠近。
燕乌集:宫阙名。
华屋:指宫殿。
抵:通「抵(zhǐ)」,拍击。
武安:今属河北省。
溢:通「镒」。一镒二十四两。
关:函谷关,为六国通秦要道。
式:用。
廊庙:指朝廷。
隆:显赫。
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使赵大重:谓使赵的地位因此而提高。
掘门:同窟门,窰门。
桑户:桑木为板的门。
棬(quān)枢:树枝做成的门枢。
轼:车前横木。
撙(zǔn):节制。
伉:通「抗」。
张:设置。
倨:傲慢。
季子:苏秦的字。
盖:同「盍」,何。
战国策 · 苏秦以连横说秦通用注解
-
暂无
相关古诗文章
-
[汉]刘向
-
战国策 · 范雎说秦王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汉]刘向
-
战国策 · 冯谖客孟尝君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触讋说赵太后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唐雎不辱使命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乐毅报燕王书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赵且伐燕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唐雎说信陵君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