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朗读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诗文标签: 秋天 伤怀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诗词注解


    诗名含义:秋天的晚上,张九龄登上一座高楼,望见泛滥的南江淹没始兴郡的道路。 南江:罗定江古称泷水,又叫泷江、南江,是广东十大河流之一。南朝齐时(479~502),罗定江曾称为“南江”,置有“南江督护”。清范端昂将其与西江、北江、东江并列为“广东四江”:“西江水源最长,北江次之,东江又次之,南江独短”。清屈大均说:“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双江总作西”,也是将泷水称作南江。又“‘南江’,《刘注》:‘当指赣江。’,不知何据。我以为当指浈江。” 始兴郡:《郡县释名》广东卷:始兴“县西十里有塔岭,始兴之水出焉。郡县以此名”。始兴是粤北第一古郡,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始兴”一名始此,有1700多年历史,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冬,进以桂阳南部置始兴郡,始兴县隶属始兴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属广州总管府。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广州曲江等地置韶州,改始兴郡为韶州,隶岭南道。始兴县属之。 潦(lǎo):雨水大。 沙衍:水中有沙者曰沙衍。《堇天子传》天子乃遂东征,南绝沙衍。 天宇:指上下四方整个空间。 伏: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槛(jiàn):读音为,栏干,栏板。 眺(tiào):远望。 津:《说文》:“水渡也。”指渡口。 途:道路。 津涂:道路。张九龄《自豫章南还江上做》:“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唐·李行言《秋晚度废关》:“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 远情:犹深情。唐·杜甫《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江山: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烟云:烟霭云雾,也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滔滔: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形容大水奔流貌:白浪滔滔。 役役:劳苦不息貌。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宋·梅尧臣《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之四:“秋虫至微物,役役网自织。”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今之读书学道者,皆卤莽灭裂以从事,何怪乎役役终身而无所得也。”铁生《敬告我汉族大军人书》:“役役焉执干戈卫他人社稷,已不免贻笑全球,况又杀同胞之光复军者乎!” 飒:风声,清凉的样子。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唐·卢纶《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宋·陆游《感怀》诗:“老抱遗书隐故山,镜中衰鬓似霜菅。” 孰:谁 云:说 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文选·鲍照》:“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李善注:“《七启》曰:‘华组之缨。’”宋·龚鼎臣《东原录》:“纸尾勤勤问姓名,禁林依旧玷华缨,莫惊书録称臣向,便是当年刘更生。”明·高启《青丘子歌》:“不慙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枥(lì)马:拴在马槽上的马。多喻受束缚,不自由者。唐·白居易《续古诗》之三:“枥马非不肥,所苦长絷维。”明·刘基《北上感怀》诗:“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清·陈维崧《贺新郎·读汉书李陵传七用前韵》词:“循发更衣闻绪语,起听悲鸣枥马。”参见“枥骥”。 踡跼(quán jú):,蜷曲或弯曲不伸的样子。 笼禽:笼子中的鸟。比喻不自由之身。 遐征:远行;远游。 岁阴:岁暮,年底。 向:对着,朝着。近,临:~晚。秋天漠漠~昏黑。 晼晚:太阳偏西,日将暮。《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朱熹集注:“晼晚,景昳也。”年将老;老年时期。指时令晚。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又日夜之意。晋·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 空:徒然,平白地。 屏营(bīng yíng):也作“屏盈”,彷徨。出处:《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畴。”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得性:《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毛传:“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后以“得性”谓合其情性。 由:原因,缘由。 近名:好名;追求名誉。《庄子·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清而容物,善不近名。”明李贽《杂述·征途与共后语》:“余老矣,死在旦夕,犹不免近名之累。” 内顾:回头看。内心自省。 觉:醒悟: 今是: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追叹:谓追溯往事而感叹。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河南尹种府君,临郡追叹功德。”《三国志·吴志·薛莹传》:“建衡三年,皓追叹莹父综遗文,且命莹继作。”清·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同治元年》:“然而事已至此,不遑追叹。” 何时平:什么时候太平;怎样承平。何时:表示疑问。平:安定。时平:时世承平。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谧时平,鵷鹭咸修其文德。”宋·刘克庄《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通用注解


    <p>译文<br/>路上的积水减少,沙滩露出,霜降天空之晶。<br/>趴在栏杆远望,道路有深情。<br/>想来江山之外,看尽烟云发生。<br/>朝中事情多半无能为力,劳苦不息而不见成功。<br/>我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在清凉风中,谁说那是仕宦者的彩色冠缨。<br/>拴在槽上的马受束缚,蜷曲无法伸直,不自由的笼中鸟想念远行。<br/>年底临近傍晚(年将老),日夜白白地彷徨。<br/>事物可贵之处是合其情性,身心劳累的原因是喜好追求功名。<br/>内心自省:挂冠辞官是正确做法,追溯往事叹何时公平。<br/>注释<br/>诗名含义:秋天的晚上,张九龄登上一座高楼,望见泛滥的南江淹没始兴郡的道路。<br/>南江:罗定江古称泷水(“泷”读shuāng,音“双”,指急流的水。泷水是因其上游水流湍急而得名),又叫泷江、南江,是广东十大河流之一。南朝齐时(479~502),罗定江曾称为“南江”,置有“南江督护”。清范端昂将其与西江、北江、东江并列为“广东四江”:“西江水源最长,北江次之,东江又次之,南江独短”。清屈大均说:“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双江总作西”,也是将泷水称作南江。又“‘南江’,《刘注》:‘当指赣江。’,不知何据。我以为当指浈江。”<br/>始兴郡:《郡县释名》广东卷:始兴“县西十里有塔岭,始兴之水出焉。郡县以此名”。始兴是粤北第一古郡,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始兴”一名始此,有1700多年历史,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冬,进以桂阳南部置始兴郡,始兴县隶属始兴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属广州总管府。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广州曲江等地置韶州,改始兴郡为韶州,隶岭南道。始兴县属之。<br/>潦:lǎo,雨水大。路上的流水,积水:潦水。lào,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br/>沙衍:水中有沙者曰沙衍。【堇天子传】天子乃遂东征,南绝沙衍。<br/>天宇:指上下四方整个空间。<br/>伏: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br/>槛:读音为jiàn,栏干,栏板。参见《汉语大字典》1263页和1308页。<br/>眺:读音为tiào,远望。<br/>津:《说文》:“水渡也。”指渡口。<br/>途:道路。<br/>津涂:道路。张九龄《自豫章南还江上做》:“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唐·李行言《秋晚度废关》:“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br/>远情:犹深情。唐·杜甫《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br/>江山:jiāngshān。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br/>烟云:烟霭云雾,也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br/>滔滔: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形容大水奔流貌:白浪滔滔。<br/>役役:劳苦不息貌。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宋·梅尧臣《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之四:“秋虫至微物,役役网自织。”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今之读书学道者,皆卤莽灭裂以从事,何怪乎役役终身而无所得也。”铁生《敬告我汉族大军人书》:“役役焉执干戈卫他人社稷,已不免贻笑全球,况又杀同胞之光复军者乎!”<br/>飒:风声,清凉的样子。又衰飒。【杜甫·夔府书怀诗】白首飒凄其。【岑参诗】鬓毛飒已苍。<br/>衰鬓: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唐·卢纶《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宋·陆游《感怀》诗:“老抱遗书隐故山,镜中衰鬓似霜菅。”<br/>孰:谁<br/>云:说<br/>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文选·鲍照》:“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李善注:“《七启》曰:‘华组之缨。’”宋·龚鼎臣《东原录》:“纸尾勤勤问姓名,禁林依旧玷华缨,莫惊书録称臣向,便是当年刘更生。”明·高启《青丘子歌》:“不慙被宽褐,不羡垂华缨。”<br/>枥马:读音为lìmǎ,拴在马槽上的马。多喻受束缚,不自由者。唐·白居易《续古诗》之三:“枥马非不肥,所苦长絷维。”明·刘基《北上感怀》诗:“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清·陈维崧《贺新郎·读汉书李陵传七用前韵》词:“循发更衣闻绪语,起听悲鸣枥马。”参见“枥骥”。<br/>踡跼:quánjú,蜷曲或弯曲不伸的样子。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楚辞·离骚》<br/>笼禽:笼子中的鸟。比喻不自由之身。<br/>遐征:远行;远游。<br/>岁阴:岁暮,年底。<br/>向:1.对着,朝着。2.近,临:~晚。秋天漠漠~昏黑。<br/>晼晚:1.太阳偏西,日将暮。《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朱熹集注:“晼晚,景昳也。”2.年将老;老年时期。3.指时令晚。<br/>日夕:近黄昏时;傍晚。又日夜之意。晋·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br/>空:徒然,平白地。<br/>屏营:bīngyíng。也作“屏盈”,彷徨。出处:《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畴。”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br/>得性:《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毛传:“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后以“得性”谓合其情性。<br/>由:原因,缘由。<br/>近名:好名;追求名誉。《庄子·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清而容物,善不近名。”明李贽《杂述·征途与共后语》:“余老矣,死在旦夕,犹不免近名之累。”<br/>内顾:回头看。内心自省。<br/>觉: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br/>今是: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br/>追叹:谓追溯往事而感叹。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河南尹种府君,临郡追叹功德。”《三国志·吴志·薛莹传》:“建衡三年,皓追叹莹父综遗文,且命莹继作。”清·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同治元年》:“然而事已至此,不遑追叹。”<br/>何时平:什么时候太平;怎样承平。何时:表示疑问。平:安定。时平:时世承平。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谧时平,鵷鹭咸修其文德。”宋·刘克庄《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br/>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gushiwen@leexue.com完善<br/></p>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张九龄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673或678—740【介绍】: 唐韶州曲江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擢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道侔伊吕科登第,授左拾遗,迁左补阙。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