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诗文释义
-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临江仙全文赏析
-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双调小令,用作词调。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花间集》,以后作一般词牌用。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高咏:朗声吟咏。
楚词:亦作“楚辞”,本为楚地歌谣。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
午日: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酬:指过、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
节序:节令。
“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更美。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榴花,指石榴花。
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花开五色,似木槿,有向阳特性。
凝笑:长时间含笑。
湘中,湘江水中。这里指屈原殉难处。
相关古诗文章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 拼 注 译 原[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
-
[宋]陈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