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秋居

[马戴] 朗读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灞上秋居诗文释义


    灞原上已经风停雨定,傍晚时只见雁行频频。 落叶纷纷这是异乡树,寒灯闪闪独照不眠人。 寂静的空园白露滴滴,隔壁野僧是我的近邻。 寄居郊外柴门已很久,不知何门能进用此身?

灞上秋居全文赏析


    灞上:古代地名,也称“‘霸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唐代求功名的人多寄居此处。 灞(bà)原:即灞上。 雁行(háng):鸿雁飞时的整齐行列。南朝梁简文帝《杂句从军行》:“逦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频:连续不断。 他乡: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寒灯: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南朝齐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独夜:一人独处之夜。汉王粲《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白露:秋天的露水。《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野僧:山野僧人。唐张籍《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说,家贫多见野僧招。” 寄卧:寄居。郊扉:郊居。指长安的郊外。扉:门。这里指屋舍。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何门:一作“何年”。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致:达到,实现。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马戴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唐曲阳人,一作华州人,字虞臣。武宗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宣宗大中中为太原幕府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龙阳尉。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