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徐州李司空猎全文赏析
-
早上人马出奔郡城以东,众人分守围猎浅草丛中。
红旗招展向着初升太阳,白马奔驰迎着烈烈劲风。
反手先从背后抽出金箭,翻身再满满地拉开角弓。
众人喝彩共同所指之处,一只大雁坠落十里高空。
观徐州李司空猎诗词注解
-
李司空:未详何人,疑指唐代中期名將、西平郡王李晟二子李願或李愬。
猎:打猎。
郡城:郡治所在地。此指徐州城。
红旗:古代用作军旗或用于仪仗队的红色旗。
金镞:金属制成的箭头。这里指箭。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角弓:以兽角为饰的良弓。《诗经·小雅·角弓》:「驳骍角弓,翩其反矣。」朱熹集传:「角弓,以角饰弓也。」
观徐州李司空猎创作背景
-
《观徐州李司空猎》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律。唐代中期名将、西平郡王李晟二子李願、李愬都曾出镇徐州。其中李願於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为检校司空。此诗可能就作於这段时间前后。
此诗主要写李司空打猎的过程以及众人观猎的情貌,塑造了一个武艺高超的英勇骑士形象。诗先叙事,铺写背景。前二联描写旭日东升、晨风方起、红旗猎猎、骏马奔驰,铺开了一幅围猎的宏大场景,为主人公出场做好铺垫。接着写英雄人物亮相出场。颈联正面描写这位骁勇猎手当众显露猎射飞雁,表现其矫健灵活的杰出身手。尾联通过随从和观猎者的反应,从侧面突出了主人公的射艺超群。全诗取材精确,剪裁得当,写得乾净利落。
诗的起联两句叙事:「晓出禁城」,点明围猎时间;「分围浅草」,写出壮阔场面。两句为全诗铺写了一个背景,画面开朗,色彩鲜丽。
颔联「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中的「红旗向日」,色彩何其耀目;「白马迎风」,气宇何等轩昂!
总括诗的前半部分,一至三句,是以朝霞满天,晨风拂煦,绿草如茵,红旗向日,作为人物亮相之前的壮丽场景,紧接而来的「白马骤迎风」一句,是英雄人物跃马出场,施展浑身「帅」劲的亮相动作。由此而下,此诗便将写作重心转到这位骁勇骑士当众显露猎射飞雁,矫健灵活的杰出身手上去。
「背手抽金镞」,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又是多么健美!
对于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评价,当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动作表面。关键所在,毕竟还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杨的惊人绝技。果然,刹那之间,就在围观的人群中间,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然的欢呼,并且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原来蓝天高处,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东坡词云:「高处不胜寒。」此处「寒空」之「寒」,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渲染高飞鸿雁的凌绝苍穹,从而加强了一箭高高命中的神异气氛。
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由于射雁成功而出现的欢声雷动的热烈场面,自可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此诗在取材方面,乾净利索地只写场面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又只写此一马上英雄的一个手势与一个身段,并以刹那之间雁落寒空的独特镜头使之迸发异彩,取材之精确,描写线条之明快,确乎令人随同「万人齐指」而为之欢呼叫绝。
相关古诗文章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
-
[唐]张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