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朗读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诗文标签: 惜时 勉励 哲理

题弟侄书堂全文赏析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题弟侄书堂诗词注解


    何事:为什么。 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 乱时:战乱时期。 静时:和平时期。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礼乐(yuè):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案:几案。 惰:懈怠。

题弟侄书堂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是对后人的劝勉,情味恳直,旨意深切。前句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后句是危言警示,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杜荀鹤 唐 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846—904或907【介绍】: 唐末池州石埭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传为杜牧出妾所生子。早有才名,屡试不第。后以诗谒朱温,受荐于礼部,中大顺二年第八名进士,时年四十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