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 赵且伐燕全文赏析
-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为此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战国策 · 赵且伐燕诗词注解
-
赵: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且:将要。
伐:讨伐。
燕: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苏秦的弟弟,洛阳人,战国时著名的说客,纵横家。
惠王:赵惠文王,名何。
方:正。
曝(pù):晒的意思。
鹬(yù):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钳(qián):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huì):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雨(yù):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渔者:以捕鱼为业的人。
禽(qín):擒获,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敝:通“蔽”,使动用法,这里是使、致使、使得……
相知:相持。对峙的意思。
熟:仔细
乃:于是。
战国策 · 赵且伐燕创作背景
-
战国说客们大量运用寓言故事来喻事明理,生动形象、直白明了。寓言不仅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而且使行文别出心裁、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典出于此。
相关古诗文章
-
[汉]刘向
-
战国策 · 范雎说秦王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汉]刘向
-
战国策 · 冯谖客孟尝君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触讋说赵太后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唐雎不辱使命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乐毅报燕王书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赵且伐燕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战国策 · 唐雎说信陵君 拼 注 译 原[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
-
[汉]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