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辛弃疾] 朗读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

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鹧鸪天 · 送欧阳国瑞入吴中全文赏析


    暂无

鹧鸪天 · 送欧阳国瑞入吴中诗词注解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唐·郑嵎「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然唐、五代词中无此调。调始见于宋代宋祁之作。 欧阳国瑞:《朱文公集·跋欧阳国瑞母氏锡诰》:「淳熙己亥春二月,熹以卧病铅山崇寿精舍,邑士欧阳国瑞来见。……熹观国瑞器识开爽,陈义甚高,其必有进乎古人为己之学而使国人愿称焉。」宋·陈文蔚《送欧阳国瑞归铅山》诗:「交游无数竟谁同,雅羡夫君气似虹。吾道久随流俗弊,义居今见古人风。端能纵目秦淮上,邂逅论文楚水东。归去梅花开也未?江头叶叶剪霜风。」 「春来未有不阴时」句:唐·杜甫《人日二首·其一》诗:「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句:晋·张翰《思吴江歌》诗:「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安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四十七》诗:「细捣枨齑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鹧鸪天 · 送欧阳国瑞入吴中创作背景


    江西铅山人欧阳国瑞游吴中,闲居瓢泉的老词人临别赠词。词将别时的关爱,别后的思念,借着自己的以往生活经验来表达。闲闲道来,馀味甚足。 上阕写别时。首韵劝勉欧阳国瑞不要再因「春阴」而逗留不去,应早日出发,因为整个春天都没有不阴的时候。这两句,劝得有趣。因为春阴不行,本来只能是欧阳的借口,其真实的原因,一是留恋故乡和友人,二是因为畏怯前途难料,世路坎坷。作者只就春阴立言,意馀言外,而欧阳国瑞与他彼此会意。这比直说无馀要妙。接韵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人情」与「客路」——— 这欧阳最为关心之处,闲闲道来,而感慨叹息之情,充溢其中。这一韵,体验十分深刻,可谓生活至理。没有十分丰富的人生阅历,不一而再地沉落于其中,根本难以对人生作这样勾魂摄魄的形容。 下阕叙别后相思。古人曾经折梅枝以寄友人,也曾折柳枝以赠行人,过片就即景生情,以梅柳这两种与别情、与友情有关的意象起兴,表达自己对欧阳的深厚情谊,尤其是听别语以慰相思的言语,写得缠绵柔厚,情浓语真。结韵殷勤关照欧阳,到了松江那样一个绰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当你在小船上吃着鲜美的鲈鱼饭时,别忘了作几首诗寄回来啊。这两句词,融会了作者自己在吴中的生活经验,也融化了晋代张翰的典故,写吴中风景,信手拈来,贴切如画,颇见生活趣味。

相关古诗文章


作者简介


    辛弃疾 宋 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140—1207【介绍】: 宋济南历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号稼轩。高宗绍兴末,聚众二千隶耿京部,为掌书记。奉京命奏事建康,闻张安国杀京降金,归擒之,献俘行在。孝宗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