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tuó ㄊㄨㄛˊ

部首
笔画16画
部外笔画12画
字形上中下结构
五行
五笔GKHS
统一码6A50
郑码AJGF
仓颉码JBMRD
四角码50904
电码2891
异体字

【橐】字概述

〔橐〕字的拼音是(tuó),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6画

〔橐〕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橐〕字仓颉码是JBMRD,五笔是GKHS,四角号码是50904,郑码是AJGF,中文电码是2891,区位码是

〔橐〕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橐〕字异体字是

【橐】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橐】字笔顺

【橐】字详解

tuóㄊㄨㄛˊ

基本解释

口袋。负书担~。

〔~驼〕即“骆驼”。

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槖省,石声。

2.同本义hollow bag open on both ends

槖,囊也。 —— 《说文》。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宁子职纳槖饘焉。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 《诗·大雅·公刘》负书担橐。 —— 《战国策·秦策》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卬家将军以为(张) 安世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数十年。 —— 《汉书·赵充国传》。 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橐金数千。 —— 清· 张廷玉《明史》

3.鼓风吹火器air-blower

具炉橐,橐以牛皮。 —— 《墨子·备穴》

象声词

象声词 sound of leather shoes。如:橐橐的皮鞋声。

动词

通“托”,依附 rely on重争士橐。(指依附诸侯或卿大夫。)——《韩非子·五蠹》

tuóㄊㄨㄛˊ

详细解释

1.袋子。

《诗经•大雅•公刘》:“迺裹糇粮,于橐于囊。”《战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

囊橐充盈。

2.古代冶炼时,用于鼓风的器具,即风箱。

《淮南子•本经》:“鼓橐吹埵,以销铜铁。”汉•高诱•注:“橐,冶𬬻排橐也。”三国魏•曹丕〈剑铭〉:“五色充𬬻,巨橐自鼓。”

用袋子装藏。

汉•王充《论衡•书虚》:“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于江。”清•徐珂《清稗类钞•鉴赏类•许四山藏乳彝》:“掘之,得一铜器……乃橐以入城。”

参见“橐橐”条。

tuóㄊㄨㄛˊ

详细解释

1.〈书〉装物的袋子。

羸縢履𫏋,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一》)。

2.〈书〉用袋子装。

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于江(汉‧王充《论衡‧书虚》)。

3.〈书〉盛泥土的器具。

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庄子‧天下》)。

4.〈书〉古代冶炼时,用于鼓风的器具,即风箱。

鼓橐吹埵,以销铜铁(汉‧刘安《淮南子‧本经》)。

【橐】字源字形

橐(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橐(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橐(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橐(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橐(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橐(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橐(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橐(简·秦·关沮) 关沮

橐(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橐(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橐(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橐(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橐(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橐(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橐(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橐】的组词

含【橐】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