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ㄊㄨˊ

部首
笔画10画
部外笔画7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IWTY-86、IWGS-98
统一码6D82
郑码VOMF
仓颉码EOMD
四角码38194
电码3205
异体字

【涂】字概述

〔涂〕字的拼音是(tú),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0画

〔涂〕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涂〕字仓颉码是EOMD,五笔是IWTY-86、IWGS-98,四角号码是38194,郑码是VOMF,中文电码是3205,区位码是

〔涂〕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涂〕字异体字是

【涂】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涂】字笔顺

【涂】字详解

ㄊㄨˊ

基本解释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饰。~漆。~抹。

乱写。~鸦。

用笔抹上或抹去。~改。~窜。~乙。

泥泞。~炭。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海~。滩~。

同“途”。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2.同本义Tu River

3.古水名。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发源于寻甸,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

涂,水。出 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 渑。 —— 《说文》

4.洞涡水支流。在山西省榆次县境。

5.道路。也作“途”road

出于玉之涂。 —— 《孟子·梁惠王上》乡也混然涂之人也。 —— 《荀子·儒效》涂巷之人也。 —— 《荀子·劝学》故辟门除涂,以迎吾人。 —— 《荀子·王霸》

涂次(路上;途中);涂夫(路人);涂巷(道路;街坊);涂轨(本指车行之道。引申谓路子,途径);涂数(途程);涂迹(轨迹,途径);涂辙(车轮的痕迹);涂道(路途)

6.十二月。古月名December

十二月为涂。 —— 《尔雅》

7.“塗”的简化字。

名词

1.泥,泥巴mud

塗,泥也。 —— 《广雅》见豕负涂。 —— 《易·睽》厥土惟塗泥。 —— 《书·禹贡》如塗塗附。 —— 《诗·小雅·角弓》冻塗。 —— 《礼记·夏小正》坐于塗炭。 —— 《孟子》

涂车(用泥涂制成而饰以彩色的车子。为古时送葬的明器);涂炭(泥淖和炭灰。喻污浊之地。亦谓污浊)

2.道路road

道听塗说。 —— 《论语》遇诸塗。长塗中宿。 —— 司马相如《上林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易·系辞下》立之涂,匠者不顾。 —— 《庄子·逍遥游》明乎坦涂。 —— 《庄子·秋水》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 《庄子·徐无鬼》

3.此义又作“途”。又如:涂不拾遗(道不拾遗);涂说(道路传闻之言);涂次(途中停留);涂陌(道路);涂径(道路;路径);涂路(犹道路);涂殚(路走到尽头)

4.引申指途径;门路way

国乱者,民多私义;兵弱者,民多私勇。则削国之所以取爵禄者多涂,亡国之所以贱爵轻禄。 —— 《商君书》

动词

1.涂抹;粉刷物品spread on; apply; smear

涂明耳目。 —— 《史记·货殖列传》

涂白(在树干上涂抹白涂剂);涂附(在污泥上再涂上污泥。比喻以恶附恶);涂地(涂抹、漫布于地);涂墍(用泥涂抹屋顶或墙壁)

2.乱写乱画 scribble

涂鸦(比喻胡写乱画或书法幼稚);涂乙(改窜文字。抹去称为涂,勾改称为乙。乙是勾改的符号);别在墙上乱涂

3.使不清楚或模糊 blot out

涂掉几个字

ㄊㄨˊ

详细解释

1.道路。

《战国策•赵策三》:“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涂于邹。”《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朱涂广,夷石为堂。”

2.姓。如宋代有涂天明、涂正胜。

ㄊㄨˊ

详细解释

姓。

【涂】字源字形

涂(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涂(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涂(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涂(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涂(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涂(简·秦·关沮) 关沮

涂(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涂(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涂】的组词

含【涂】的成语